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昌宗 特约记者 胡剑芳 通讯员 吴紫芬 丁文慧
微风拂面,春雨初歇。
12日上午,站在咸安区向阳湖镇八字口大堤,极目远眺,斧头湖笼罩在氤氲水汽中。
两侧,数台挖机、运输车作业正酣,斧头湖整险加固工程施工现场一片繁忙。
不远处,咸安区政府、相关区直单位和沿湖乡镇负责人正在沿线实地察看斧头湖综合治理推进情况。
日前,市政府常务会通过《斧头湖流域生态保护规划(2016-2025年)》,对斧头湖生态保护进行顶层设计,以确保一湖清水世代长流。
一汪湖水,何以如此牵动人心?
湖之伤:水质恶化引起全社会关注
斧头湖是我省第四大湖泊,我市第一大湖泊,获选为“湖北十大最美湖泊”,地跨武汉市江夏区和我市咸安区、嘉鱼县,流域面积1360平方公里。
多年以来,斧头湖受投肥养殖、入湖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影响,破坏了湖泊生态系统平衡,水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
此外,斧头湖区堤防基础差、堤身单薄,湖区围垸淤积严重、围网围栏养殖普遍等问题,影响行洪安全,也直接导致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湖泊系统不断退化。
2012年施行的《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规定:禁止在湖泊水域围网、围栏养殖。
同年,环保部印发《国家地表水、环境空气监测网设置方案》,将斧头湖咸宁水域湖心定位水环境监测国控点位,考核要求为Ⅱ类。
历年来,我市在斧头湖流域治理和保护方面虽然做了一定工作,但斧头湖流域范围大、涉及面广,水安全形势严峻,围栏、围垸、围湖现象没有得到彻底遏制,水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2015年,市人大常委会湖泊保护暗访组经过实地调查,分析指出斧头湖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保护意识不强、经济利益之上、上游水源影响。
斧头湖水污染问题引起社会关注,并被列入全省突出环境问题整治重点项目。
湖之治:多方联动形成治理大格局
针对斧头湖污染特性及主要污染源分布情况,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创新机制,健全体制,全力改善斧头湖水环境质量。
2016年,我市出台《咸宁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以斧头湖等湖库为重点,制定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方案,深化流域防治,解决突出水环境污染问题。市政府印发《咸宁市斧头湖流域水质达标方案》、《斧头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督促各责任单位按时间节点要求完成各项综合治理工作。
市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工作指挥部将斧头湖水污染防治列为重要工作内容,重点督办围栏围网围垸养殖、入湖口截污等工作。
市环保局邀请清华大华等高校水污染防治专家对斧头湖把脉会诊,初步形成“全面诊断、截污提标、前置净化、内源除污、生态修复、水力调控”等斧头湖水污染防治相关工作建议。
“治湖”任重道远,多方联动形成合力的积极效果应运而生:全面率先完成斧头湖8.07万亩围栏围网养殖拆除工作,验收合格率达100%;咸宁高新区、咸安经济开发区完善了截污管网,温泉、永安两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已完成尾水一级A类标准排放;总投资7.4亿元的淦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EPC项目正加快实施;斧头湖周边禁养区养殖场全部关闭……
近两年来,斧头湖水质总体趋于改善,各项检测因子除总磷外,均符合Ⅱ类考核要求。
针对湖心水质总磷超标问题,我市出台措施,确定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在全市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从源头上减少含磷污水排放。
湖之梦:2020年水质全面达标
截止去年3月底,斧头湖拆围工作全部完成,栅网林立、划块分湖已成往事。
如何让渔民安心上岸?我市举办多期培训班,帮助渔民学习精养鱼池养殖技术,流转鱼塘继续养鱼;组织年轻渔民到工厂就业,对困难群众政策兜底,用多种方式帮渔民找出路谋生计。
不再“靠水吃水”,更不“等靠要”,斧头湖畔的向阳湖镇北岭村数百渔民看准市场商机,利用水田抱团养殖小龙虾,每亩收益高达近万元。
拆围难题已经迎刃而解,我市继而打出一套组合拳,进一步提升斧头湖防污治理成效:
实施污水污处理厂再提标改造工程;科学处置沿湖自然村湾生活污水;鼓励工业企业废水达标再处理;规范整治入湖排污口;科学调度湖泊生态流量。
采访中,记者获悉,市环保部门拟对斧头湖主要污染物总磷开展污染源解析,确定除磷方向,从根本上解决总磷超标。
据悉,我市将进一步明确斧头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目标定位,整合、集聚资源,统筹编制斧头湖流域规划,优化空间和产业布局,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斧头湖水环境质量改善,实现斧头湖水质2020年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并长期稳定达标的总体目标。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王远鹤赴崇阳县路口镇开展党代表联系日活动
下一篇:
咸宁市政协五届六次常委会议召开 传达两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