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哲
当前,咸宁正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攻坚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面临着新挑战。
应对新挑战,咸宁如何在高质量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给出答案:以理念引领战略,以战略指导发展。
市委提出,贯彻落实好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咸宁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完善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产业布局,创造性抓好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咸宁的落地落实。
在统筹考量历史使命、发展大势和阶段特征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研究、慎重考虑,决定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发展思路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加快建成全省特色产业转型发展增长极、建优建美长江流域公园城市的目标定位,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规划,形成“133”高质量发展区域和产业战略布局,加快实现咸宁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1”是“一城引领”——
建优建美长江流域公园城市,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建设重要论述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新时代城市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是不断满足全市人民对城市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之举,是我们打造中国中部绿心和国际生态城市的重要载体。
公园城市建设是纲,其他建设是目,所有规划、产业和项目建设都必须符合公园城市的新理念,以公园城市引领咸宁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公园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做优主城区,提升县城区,打造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构建“武咸同城、拥湖面江、一主多元”的城市空间格局。
第一个“3” 是“三带协同”——
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串联起中心城区、高新区、咸安、嘉鱼,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食品饮料、文化旅游、生物医药、康养休闲、智能机电、现代纺织等产业,将其打造成绿色产业带、生态文明带、特色文化带、新型城镇示范带。
幕阜山绿色产业带,串联起通山、崇阳、通城,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重点发展旅游文化、生态农业、医药健康、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涂附磨具、新材料等绿色产业,将其打造成生态带、旅游带、文化带、产业带、民生民心带。
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串联起赤壁、嘉鱼,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规矩和导向,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推动纺织、冶金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应急装备、农产品加工、食品医药、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产业,将其打造成生态文明的示范带、率先转型的引领带、融合发展的先行带。
这是从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布局上突出打造三条县域经济动能转换发展带。目的是推进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三产融合,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县域经济发展能力,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第二个“3”是“三篇文章”——
统筹做好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全域旅游三篇文章,重点打造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医药健康等五大产业板块,大力发展“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穿新鞋、走绿道,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绿色产业新体系,这是从产业发展布局上突出加快锻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是加快建成全省特色产业转型发展增长极的产业发展路径。
可以说,“133”高质量发展区域和产业战略布局不是什么新口号,与历届市委市政府先后提出的“五城二区”、“五区共进”、“六城三区”、“一区两带三大”、“一区两带三大四重五城”等区域和产业发展思路是一脉相承、接续发展的。
这是市委市政府原有工作思路、工作抓手、工作部署的系统提炼和深化拓展,是呼应省委省政府“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的有效举措,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咸宁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抓手。
编辑:hefan
上一篇:
赤壁市跻身“2018中国中部县域经济百强”
下一篇:
咸宁市开展2019年第一期支部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