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一群最可爱的人 —— 通山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抗疫纪实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0-03-07 10:40

“我只是做了一名医生的本职工作,国家还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今后我将更加努力……”3月 5日,通山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徐武敏得知自己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 个人”称号后,坚定地说道。

徐武敏是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新冠肺炎医疗诊断专家组组长,及时收治了该县第一例新冠肺炎 患者,为阻击疫情做出了积极贡献。

疫情发生以来,以徐武敏为代表的通山医务人员,不计辛劳、不问生死,始终战斗在抗疫一线 ,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生命赞歌!

他们是与病魔搏斗的人

1月14日晚,通山县人民医院内五科收治了一名女性患者。

听说患者刚从武汉回来,徐武敏便提高了警觉,立即安排患者做了CT检查。

“检查结果跟武汉协和医院对比发现,病灶有了明显的进展,所以我们第一时间考虑是武汉的不明原因肺炎。”徐武敏说。

随后,他紧急向医院相关科室和领导报告,并把病人转至感染病区隔离治疗。

几天后,与这名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亲属,相继被确诊为新冠肺炎。

身为肺炎防控专家组组长,徐武敏担负着诊断、收治的重任,他谨慎认真,常常工作至深夜。

2月3日,是徐武敏妻子乳腺癌术后第8个疗程化疗开始的日子。他和妻子都明白,这个时候绝不能离开岗位,所以只得由妻子独自驾车前往咸宁市中心医院。

提起这事,徐武敏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之前妻子化疗,我都陪她去,可这一次却只能由她独自面对。想到办理住院手续要跑上跑下的,我真怕她体力吃不消啊!”

与徐武敏一起自我隔离的,还有医院新冠肺炎防控专家组成员、发热门诊负责人鲁有水,他们经常讨论患者病情到深夜两三点钟。

自疫情发生以来,鲁有水一直坚守在发热门诊第一线,承担着协助确诊、收治的重任,为医院阻击疫情把好了第一道关卡。

在医院一线工作,就意味着要与家人的隔离,顶多能够偶尔在视频电话中聊上几句。

对此,鲁有水说:“这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选择。”

她们是离危险最近的人

“为什么排班表里没有我?”2月4日,年轻的护士夏婧用渴望的眼神望着护士长。

护士长说:“你辛苦啦,先休息几天。”夏婧干脆地回答:我没事,我身体好,扛得住!

自1月27日夏婧被抽调到预检分诊帮忙起,她就在抗疫一线工作至今,而且是在最危险的感染科。

在隔离病区工作,护士除了治疗护理,还要为病人打开水送饭。因为是六小时轮换一次,从早上8点到下午两点,他们中饭都没时间吃。

可夏婧却说:“看到患者的病情越来越好,我们心里美滋滋的,根本就不饿。”

2月11日,通山县领导慰问一线部分职工,夏婧也是其中之一。可是,她却将500元慰问金随即捐给通山县红十字会,指定捐赠给医院。

与夏婧一起并肩战斗的护士李莎,也是离新冠病毒最近的人。

1月29日,李莎从ICU抽调至感染科,白天忙完治疗,晚上还要加班协助云南援助医疗队的同事熟悉电子医嘱处理系统,不分昼夜。

2月5日,通山县疾控中心开始对疑似病例开展大规模咽拭子采样工作,需要一名技术过硬、手法娴熟的护士专门对接。

众所周知,核酸检测是新冠肺炎诊断标准之一,检测的结果又与采样人员的手法有着密切的关系,稍一不慎,就有可能导致自身感染。

李莎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护理部安排的这项任务,一天两趟进出隔离病区实施采样工作。

为了避免更多的同事与患者接触,李莎主动把采血标本和咽拭子采样两项工作兼了起来,她说:“我是党员我先上,我一个人能做到的,就不需要两个人来做。”

她们是在前线冲锋的人

“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

“来,我看看,领口也要捂严实。”

“注意详细记录,不能漏记漏报。”

在通山县人民医院预检分诊防控卡点,护士长许宝花表面上像一个絮絮叨叨的家长,实质上更像一个谨慎严肃的指挥官。

上班前,护士们穿好隔离衣后,许宝花要一个个检查,每个防护细节都不放过。

疫情发生以来,许宝花放弃节假日,始终坚守在一线。在医院被征用为新型肺炎定点医院后,预检分诊已经移至门诊大楼外,风来雨往、条件极差,特别是夜班,冷也只能忍着。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室外温度降至零度,上夜班的两个护士在四面敞开的雨棚里接待前来就诊的病人。虽然冷气直入脊背,她们的脸、手被冻得通红。

许宝花心疼地说:辛苦了!辛苦了!她们却说:没什么。

疫情面前,医疗物资短缺,为了让与病人接触的护士们有充足的物资储备,许宝花舍不得穿一件防护服,她的防护装备就是:一个口罩,一顶医用帽子,一身平时穿的工作服。“我少穿一件防护服,就可以节省出第二天护士的一天防护,这样更划算。”许宝花笑着说。

但事实上,许宝花不仅负责预检分诊,发热门诊也在她的管辖范围内,时常穿梭在两处高风险的环境内,她选择把安全留给了别人。

一天,洪港分院的陪检员抱着一个才一岁八个月大的孩子来就诊。原来,孩子的奶奶确诊新冠肺炎已经入院,父母在外地。许宝花带头与同事们轮流照顾,又在微信群里发信息帮忙筹措孩子的奶粉和日用品,直到确保孩子收住院后才安心。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许宝花和预检分诊团队就像春光里那一朵朵小小的苔花,热烈地绽放。(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文景 邓昌炉 镇强 特约记者 孔帆升)


编辑:hefan

上一篇: 帮招工降成本 咸宁出台六大举措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下一篇: 【专题】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