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游人来说,这里鸟语花香、水清岸绿,是在全国声名远扬的“天然氧吧”;对于客商而言,这里四通八达、环境优渥,是投资创业的优选之地;在本地市民心中,这里日新月异、欣欣向荣,是宜居宜业的理想居所……
这里是崇阳,崇山峻岭之间,阳光灿烂之地。
“绿色生态是崇阳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这是崇阳县委、县政府的一致共识。
“守护生态底色,来不得半点装腔作势,更来不得半点推诿,必须警钟长鸣,时不我待,与时俱进。”崇阳县委主要负责人说。
近年来,崇阳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2020年,空气质量达到优良以上天数281天,全县地表水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森林覆盖率达61.86%……
生态惠民:“三大战役”夯实发展底色
盛夏,行走崇阳大地,青山滴翠,碧水潺潺,这片1968平方公里的红色土地,犹如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绿色画卷。
途经洪下的赤通旅游公路,碧水掩映,沿线四季常青,更有杨梅、樱桃、橙子等果树,实现了“车行路上、路在景中”;连接星星竹海、浪口温泉、柃蜜小镇等景区的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花海引路,夹道绿茵,“列队”欢迎八方游客。
近年来,崇阳县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标本兼治,全方位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山绿、景美、人欢的生态画卷舒展开来。
——全面落实河湖库长制,扎实推进河道非法采砂、饮用水源地保护等专项行动;深入实施“九河九港”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每年对全县53条河流进行清淤疏浚。
——扎实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等行动,实现全县乡镇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厕所革命全覆盖,“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经验在全省交流。
——抓好矿山治理,关停复绿31座非煤矿山;实施绿满荆楚造林、精准灭荒造林、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重大项目,“十三五”期间累计造林43.5万亩,灭荒面积居全省第二。
国家园林县城、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法治先进县”、“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从山、水、气、土同治到生态、产业、经济三化融合,从绿满崇阳、绿美崇阳再到绿富崇阳,一张张名片,是崇阳奋力打造国家“两山理念”实践样板的生动注脚。
生态富民:“三大特色”壮大绿色产业
生态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产业。
5月初,地处幕阜山绿色产业带的铜钟乡铜钟村丫吉中药材种植基地,150多亩芍药花怒放吸引游人前来看花赏景。
崇阳县野生药材资源丰富,地理条件适宜中药材种植。近年来,该县通过政策扶持、招才引智、科技支撑系列举措,促进药材种植蓬勃发展。随着产业革命的深入推进,该县依托自然条件优势,突出标准化、优质化、品牌化,积极引导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确保合作社的发展和群众的增收、致富。
实践证明,中药材产业不仅仅是一项助农增收的富民产业,更是崛起中的朝阳产业。
截至目前,全县中药材有黄精、芍药、射干、白芨等品种,种植总面积达到22650亩。
中药材产业是崇阳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同时,崇阳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不批,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十三五”共引进各类项目703个,实际到位资金523亿元;设立2亿元开发区产业扶持资金,实施“万企万亿”技改三年行动,全县规上企业技改实现全覆盖,培育出众望科工贸、宇涛新材料等一批“隐形冠军”,形成了生态工业体系。
山水美景促进生态旅游。崇阳依托山、水、林、泉、园优势资源,推进景区提档升级,延伸开发,先后引进三特、卓越、省联投等大型企业开发山水资源,形成了“南北比翼,一线串珠”的旅游发展格局,打造出柃蜜小镇4A级景区、三特浪口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等特色景区。一到节假日,景区火爆,游人如织,生态旅游逐渐成为全县支柱性产业。
生态利民:“三大机制”确保行稳致远
建立人人参与的共建共享机制、生态优先的行政决策机制、全域覆盖的多方监督机制,夯实生态本底,还民绿水青山,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51岁的市民罗涛自从爱上了太极拳,每天早上和“拳友”们一起健身是他的“必修课”,而绿树成荫的大集公园景区便成了他们的首选之地。
在崇阳,这样的天然“氧吧”,还有四季花城、天城公园、香山壹号、锦绣天城、碧水龙城等10余处,尤其在绿意盎然的仲夏时节,这里俨然就成了崇阳人休闲憩息的生态乐园。
徜徉在这里的每一个市民都十分清楚,每一处生态旅游景区就是崇阳人的生态家园,也是该县生态立县理念书写在南鄂大地的鲜明表征。
“绿色是发展底色,生态是保护红线,发展的目的就是让决策者变得越来越自信!”崇阳县委主要负责人这样表示。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鞭策下,崇阳县把生态文明的理念牢牢地植入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之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县委决策层从规划观念上更新,拓宽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宜居生态崇阳的内涵和外延,改变过去那种落后、狭隘的观念,从全方位多层次潜心构思,让崇阳的山水园林资源成为崇阳人民大施拳脚的平台,成为城市管理创新的理想元素。
市民参与植绿护绿的热情也异常高涨,“绿化进社区、绿色进家庭、绿满崇阳”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全县绿化面积不断扩增,一大批园林式单位脱颖而出。全县多家单位被命名为县级园林式单位,多名干部职工被命名为绿化工作先进个人,植绿护绿成为潮流和时尚。
同时,崇阳坚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通过常态化开办“曝光台”,引导社会各界关心环保、监督环保、参与环保,探索建立包括政府、企业、公众、社会组织在内的主体多元化合作和监管模式,持续推动共同建设、共同保护、共同治理,把生态文明建设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整洁干净的街道,绿意盎然的湖泊,清澈见底的溪流……崇阳生态环境巨变背后是以“绿色发展模式”构建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框架。山水之间,一座生态新城正逐渐悄然展现在世人眼前。(陶然)
编辑:何凡
上一篇:
下一篇:
王远鹤:把防汛救灾措施落实到“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