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沾满泥土,心中装着百姓。
今年以来,赤壁市以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为抓手,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调研,广泛征求基层群众意见、收集群众需求,纵深推动资源服务平台下沉工作,让群众办事更加便利、高效。
党建引领
推动资源下沉
赤壁市蒲圻街道凤凰小区是一个廉租房小区,里面住的大多是老年人。
9月22日,走进77岁老人李展堂的家,干净整洁,虽小却温馨。
“感谢党的好政策,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李展堂的老伴感激不已。
原来,李展堂因视力残疾,基本看不见东西,孩子不在身边,一直由老伴照顾。
今年6月,赤壁市残联副理事长褚峥通过下沉社区,了解到他家厨房台面太矮不方便做饭、阳台没有防护网等问题后,聘请第三方企业实施无障碍改造。
负责施工的楚才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郑谦说,已投入7000多元对李展堂家的厨房台面和灶台高度进行调整,对阳台加装防护网,极大地方便了老两口的生活。
目前,该公司在赤壁市残联的指导下,坚持“一户一策”,实施人性化、个性化改造,已完成蒲圻街道140户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工作,共投入资金49万余元。
今年以来,赤壁市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推动人财物等各类资源下沉,确保基层有能力办事。
建立“领导联社区、单位包网格、党员进小区”工作机制,30余名市级领导联系包保城市社区并担任大党委第一书记,156家市直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6000余名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目前已收集解决社区需求清单331件。
通过“圆桌会”、便民服务日、轮值派遣等工作载体,推动党员干部发挥优势常态化下沉参与基层治理。实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积极开展“志愿服务进小区”活动,引导各方力量有序参与基层治理。
该市给187个村(社区)列支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支持各社区新建小区街坊邻里中心210余个,把“一站式服务”延伸到小区,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深化改革
推动服务下沉
“真快!仅凭身份证,15分钟就办好了二孩生育信息登记。”9月22日,赤壁市赤马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一对夫妇对窗口办事效率赞不绝口。
据工作人员石涛介绍,居民进行生育信息登记后,不仅可免费享受无创产前DNA筛查,减少胎儿出生缺陷率,而且可以作为生育保险的报销依据。
目前,省级第一批6个高频事项已下沉到赤壁各乡镇(街道),不仅可以办理生育信息登记,还能受理残疾人办证、低保、临时救助等多个便民服务事项,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办事效率。
今年以来,赤壁市以“一窗通办”改革为抓手,推动各类服务事项下沉,确保基层有权力办事。
市里梳理形成《赤壁市下沉便民服务事项清单》,明确乡镇(街道)下沉事项81项,村(社区)下沉事项52项,银行等网点下沉事项7项,主要涉及公积金、人社、不动产、医保、民政、自然资源、林业等高频领域,较好地满足了市民群众“就近办、一次办”便捷服务要求。
打造市镇村“无差别”一窗受理服务模式,其中市级新政务服务中心22个,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3至4个,各村(社区)便民服务站1个,选聘52名高素质人员担任综合窗口工作人员。着力推动服务流程优化,15项医保经办事项可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
积极推进阳光家园试点,为200名贫困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为全市140多名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提供上门评定服务。在老弱群体居民家中安装一键呼叫求助设备,及时为老弱群体提供足不出户的便利服务,让帮老、帮残、帮病、帮困的爱心插上数字的翅膀飞向每家每户。
数字赋能
推动平台下沉
“出院就能享受慢特病待遇,大大为我减轻了药费负担!”9月22日,赤壁市官塘驿镇官塘社区居民黄松河对手机上的数字医保新平台赞不绝口。
今年5月,61岁的黄松河因高血压、冠心病住院治疗,出院后通过手机微信搜索“赤壁市慢特病待遇认定”小程序,线上申报慢特病待遇。
按照系统提示,他逐步上传相关病例资料,不到10个工作日就完成认定评审,6月份正式通过审核,7月份就开始享受医保待遇,报销比例可达60%,每月最高可省下300元。
“这在以前是不能想象的,是数字医保新平台让参保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得实惠。”赤壁市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组负责人苏端初说。
原来,参保患者办理慢性病待遇要提交材料、等待评审、等待公示,结果要等好久才能出来,次年才能享受相关待遇。
现在,参保患者在微信上就能办理,不仅不用出门,审核还快,患者纷纷给予点赞。
截至目前,赤壁市通过加快建设全民健康大数据平台,实现门诊慢特病待遇认定、配额线上一体化服务,审核周期从一年缩短至10个工作日,线上受理4441笔,3636人申报成功,自动按月配额到账。
今年以来,赤壁市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推动数字化平台下沉,确保基层办事更有效率。
建设赤壁市党建引领社会基层治理平台,实现问题事件统筹整合联动,跨界、跨部门打通融合,扁平一体高效处理。
建成金山云赤壁大数据中心,15个部门21个业务系统370台云主机在线运行。
建设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采集63家部门611项政务数据目录、原始数据1.72亿条,提供数据比对服务574万余条。
开发建设各类应用项目,先后建成全域旅游云平台、生态环境监控平台、时空大数据平台等大数据应用项目12个。(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祝宝成 镇强)
编辑:何凡
上一篇:
团结奋进向未来 不负时代勇担当
下一篇:
咸宁市召开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工作专题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