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抬升高标杆 奋战新征程 当好硬支撑 —— 农发行咸宁市分行全力服务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9-22 08:38

前段时间,持续高温炙烤,农发行咸宁市分行的干部职工顶烈日、战酷暑,与时间赛跑。长江岸边,幕阜山麓,田间地头,项目现场……一串串奔波的足印,记录着拼搏的汗水、锐意进取精神和收获的喜悦。

如何建设支点,抬升标杆,为咸宁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蓄积强劲的政策性金融动能?农发行咸宁市分行在湖北省分行和咸宁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以“提能级”为突破口,砥砺锋芒,奋勇争先,在破解难题中打开新局面,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2025年以来,咸宁市分行累放贷款73亿元,贷款余额较年初净增55亿元,增幅13%,居全省系统第二,净增额居全省系统第三、全市金融同业第一。

牢记嘱托

按下乡村特色产业振兴加速键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作出重要指示。2024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考察时,勉励当地干部群众走科技之路、质量之路、品牌之路,把蔬菜种植这个富民产业进一步做好,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踏访咸宁大地,热气腾腾谋发展、奋楫实干开新局的气场扑面而来。9月14日,农发行嘉鱼县支行的工作人员不顾高温,来到潘家湾四邑村调查项目现场,不一会儿汗水就湿透了衣服。放眼望去,田间地头堆满了金灿灿的蜜糯南瓜,满脸喜悦的菜农们穿梭田间,采摘、搬运、装车,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嘉鱼蔬菜种植面积达45万亩,但面临进一步拓展高端市场的难题。“有了农发行政策性资金支持,我们的蔬菜产业链形成了规模,农民再也不用担心蔬菜滞销问题了。”负责该项目的企业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分行成立专班,扎根基层,聚焦蔬菜建设痛点、难点,研究策划项目方案,第一时间推动审批12000万元贷款支持蔬菜长廊产业提档升级建设,为蔬菜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注入政策性金融动力,助力嘉鱼进军高端市场。

牢记嘱托,把全部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咸宁市分行以钉钉子精神推进省分行与嘉鱼县共建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验示范区,努力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加快落实17项优惠政策,“一对一”贴身对接服务需求,该行争取并投放信贷资金4亿元,有力支持包括潘家湾镇在内的69个村的乡村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今年3月,咸宁市分行制定《服务嘉鱼乡村振兴计划三年行动方案》,为未来目标备好清晰的路线图,施工表,力争2025—2027年,对嘉鱼县的授信不低于150亿元,投放贷款不低于50亿元。

咸宁绿色资源丰富,但过去大部分是小打小闹,特色农产业形不成大气候。咸宁市分行全面融入当地发展大局,通过“政策性金融+产业链培育”模式,深入挖掘辖内各地资源禀赋,持续深化与地方合作,实现“支持一个公司、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户”,争取获批农业产业帮扶类贷款7个,金额近20亿元,刷新项目落地纪录,有效助力楠竹、油茶、野藕、中药材等特色富民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为乡村振兴构筑起造血机制。眼下,一个个乡村特色产业集群在农业政策性金融“活水”浇灌下,拔节生长,串珠成链,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深耕主业

打造新时代“鄂南粮仓”

湖广熟,天下足。咸宁北部是鄂南粮仓,关乎全省粮食安全大局。

“粮食是我们的主阵地,也是业务的重要增长点。”咸宁市分行坚守主责主业,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紧紧围绕“产购储加销”“水地种资技”粮食全产业链条,大力推进信保基金和供应链金融,深入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力巩固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银行地位。

9月13日清早,空气中弥散着新稻的清香。嘉鱼县支行分管粮油业务负责人带队来到嘉鱼县粮食应急储备库仓储,认真核对刚刚收储的夏粮数量和质量。

随着储备需求和标准的提高,旧有粮食仓储规模小、设施落后、配套设施不齐全等短板日益突出。咸宁市分行把项目工地当课堂、将攻坚现场作考场,俯下身子主动对接地方融资融智需求,释放服务势能,用足用好优惠政策,运用投贷联动模式累计投放近2亿元,支持完善粮食存储低温仓、平房仓、烘干车间以及综合楼等配套基础设施。

土地是农业的命脉,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分行瞄准“藏粮于地”的主攻方向,以耕地保护为切入点,持续推进“小田并大田”项目建设,在全域国土整治、种业振兴、智慧农业等领域开展营销,持续做大做强“粮食银行”“农地银行”品牌。

几双大手紧紧握在一起,按下土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速键。在咸宁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签约仪式上,咸宁市、县两级农发行作为主角,与咸宁市相关部门、多家企业集中签订融资意向书,涵盖高铁岭镇、蜜泉湖,铁柱港上游片区等4个重点项目,此次合作通过“政府主导+金融赋能+市场运作”模式,有效整合政策、资金与资源优势,为解决全域国土整治资金瓶颈探索新机制。

咸宁市分行是最早在全省开展土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探路者。去年,赤壁市支行发放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贷款2亿元,助力改善乡镇规模化种植用地条件、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这是全省农发行系统“小田并大田”项目全省首笔投放。自被省分行列为“小田并大田”试点行以来,咸宁市分行按照新一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部署,全力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破解历来存在的耕地碎片化、机械化率低、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等难题。今年以来,该行支持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提质增效等“藏粮于地”项目面积已超55万亩,“农地银行”含金量持续提升。

抬升标杆

绘就美丽乡村绿色新画卷

“清澈见底,在溪水里沉浸式体验太爽了。”8月12日,炎炎烈日还未下山,崇阳小九寨湄溪河两岸已搭满了帐篷。武汉游客的露营队伍沿河排列,赤脚蹚水的游客络绎不绝,在抖音的话题区点击量突破了百万……

这种看似简单的户外活动,为何能从众多旅游项目中脱颖而出,吸引无数游客专程前往?出圈的背后是游客对自然野趣的回归、体验感的升级,这里面的关键转变来自水生态环境的改造和提升。

今年来,该行向崇阳县投放1亿元水利建设贷款,对县域内11条总长超百公里的河流展开清淤疏浚、护岸堤防、截污管网建设及水源涵养。本次系统性治水工程,深化了“山青、水净、村美、民富”目标,实现水域长治久清,为生态文明建设再添基石。

“绿色生态是咸宁的最大优势、最大财富、最大品牌。我们要按照市委要求,找准定位,在全局和大局中考量,以更高标准支持咸宁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农发行咸宁市分行负责人表示。

2025年以来,该行紧紧围绕咸宁市委提出的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奋斗目标,注入充沛“绿色金融”后劲。聚焦咸宁生态治理、清洁能源和绿色产业、低碳循环和治水项目等大文章,集中发力,超额完成绿色信贷净增任务。

截至6月末,咸宁市分行累计投放绿色信贷近60亿元,绿色信贷净增53亿元,绿色信贷余额超250亿元,居全市金融同业第1位。

围绕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今年以来支持了崇阳县农村水系综合治理项目、通城县供水质量提升项目、咸安区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咸宁梓山湖西北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等一批水生态治理修复、水源地保护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助力区域水体实现减污、扩绿。清洁能源领域的绿色支持成效显著,经测算,该行绿色信贷项目年均可减少标准煤约280吨,二氧化碳约680吨,氨氮消减量约450吨,节水量约19000吨。

“敢与好的比、敢与快的赛、敢与强的竞高低。”咸宁市分行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三大精神,深入践行省分行作风建设“十条规定”,将组织保证转化为广大干部职工对标先进,锤炼“宽肩膀”,锻造“金刚钻”。以思想破冰引领破圈的具体行动,敢于冲头阵、打硬仗、作表率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1名个人获得总行级青年岗位能手表彰,10个集体和28名个人获得省市级荣誉,描绘出了咸宁市分行广大党员职工清晰的奋进轨迹。

(记者 马丽 通讯员 毕晓明 刘先路)


编辑:何凡

上一篇: 从“闲置”到“生金” —— 咸安探路大财政体系的创新实践
下一篇: 赤壁:208项高频事项“秒懂”办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