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从“闲置”到“生金” —— 咸安探路大财政体系的创新实践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9-22 08:40

9月10日,咸安鱼水路上,崭新的“望月街”商业综合体内人声鼎沸。明亮的商铺、整洁的街道、浓厚的城市烟火气,昭示着这里已从承载二十多年记忆的老宏大农贸市场,蝶变为一个集购物、餐饮、文化和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新地标。

这一变化,是咸安区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同步实现资产盘活、城市更新、运营增效与便民惠民的生动缩影。

自全省部署推动大财政体系建设以来,咸安以系统思维谋划、用创新实践破题,通过全域清查摸家底、多元盘活提效益、改革赋能促循环,成功唤醒亿元级沉睡资产,让国有 “三资”(资源、资产、资金)迸发全新活力。

从厚重的“家底清单”到亮眼的“效益清单”,再到稳健的“发展清单”,记者实地走访多个项目发现,咸安大财政体系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扎实成效。

摸家底,核出一本“明白账”

在咸安七彩牧场供应链公司,工人们正在车间里忙碌,伴随着“滋滋”的打包声,来自内蒙古大草原上的鲜羊肉,以咸安为支点,链上了华中乃至全国市场。

这家朝气蓬勃的企业,诞生于一处“沉睡资产”。2023年,咸安区国企投资建成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却因原合作方退出,导致现代化冷链仓库被闲置。

但这处资产并未被“遗忘”。随着大财政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区属国企咸安香城资产公司与湖北鄂蒙肉业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将闲置冷链仓库成功转型为内蒙古牛羊肉华中供应链总仓。

依托民营企业的渠道资源和管理经验,上亿元的闲置资产被重新激活。如今,这里日吞吐牛羊肉 30 吨,服务华中地区超3000万消费人群。

“过去,分散在各部门各领域的国有资产犹如‘蒙尘明珠’。”咸安区大财政体系建设办公室负责人沈昌和告诉记者,“摸清家底,是推动大财政体系建设的第一步。”

去年以来,咸安聚焦矿产、林业、水利、能源、土地、数据六类国有资源,以及实物、股权、债权、特许经营权、未来收益权五类国有资产和两类国有资金,整合多部门力量,组建9个资产清查专班,开展“地毯式”核实。通过“下乡入场”实地核查,逐宗登记、逐项核价,建立起动态更新的“三资”管理台账。

记者通过台账看到,截至8月下旬,全区共清理出全口径资产1254.49亿元,其中有效资产339.11亿元,近期可利用资产30.19亿元。

形成如此规模的“财富家底”,靠的是“确权办证”。咸安通过建立资产联审机制,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打通绿色通道,为资产办理“身份证”,针对历史遗留的权属问题,提供历史资料查询与权籍调查“一站式”服务,打通各类堵点难点。

过程中,区商务局、教育局等单位名下17处闲置资产被成功发掘,估值约1.24亿元,目前正陆续注入国企运营。

“只有权属清晰,才能放心交易、融资。”咸安区财政局(国资局)局长熊秋秀表示。今年以来,通过确认、确权、确值,全区累计新增全口径资产500亿元。这种“摸清家底、确权赋能”的闭环管理,为后续资产盘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盘资产,算好一笔“效益账”

走进太乙温泉康养度假区(一期)项目现场,火热的建设氛围扑面而来。所有人正紧锣密鼓地冲刺“十一开业运营” 的目标。

该项目依托原太乙国际温泉旅游度假村,总规划1400亩,一期约400亩,致力将功能单一的温泉酒店,升级为集“医养结合、亲子互动、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康养度假区,既契合市场需求,也是咸安重塑温泉文旅康养品牌的现实需要。

曾经的太乙温泉酒店,虽坐拥温泉、森林、溶洞等稀缺资源,却因复杂经济纠纷导致长期闲置。为化解历史遗留问题,香城资产公司旗下的太乙运营资产公司通过公开拍卖取得该资产,按“运营前置”原则,以“保底加分红”机制与珠海天沐公司合作推进提档升级。

“通过市场化交易实现资产流转,国企承接并专业化运营,最终让这处闲置资产转化为有效资本,实现资产盘活与产业融合。”项目包保干部钱煜表示,“项目前期已获得银行授信6800万元支持。”

这一模式,同样体现在向阳湖湿地生态度假区项目建设上,区经发集团则通过承包经营方式引入专业运营商,嵌入多种新的经营业态,辐射带动周边多个景点景区,实现“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

资产的盘活,不仅体现经济效益,更凸显社会效益。

位于永安街道核心区域的阳光电气厂,地理位置优越,曾是咸安工业的“老地标”,但因停产多年而低效闲置。与此同时,厂区周边居民,尤其是制衣工人,对灵活就近就业存在现实需要。

咸安香城资产公司接手该资产后,经深入调研,决定打造咸安制衣产业园,为小规模服装企业提供合规经营场所,并通过产业集聚整合培育规上企业,实现了群众就业与安全隐患消除的“双赢”。这一做法获得居民高度认可。

从“安全隐患点”转型为“就业增收园”,“小改造”解决“大民生”,大财政体系建设的红利,正实实在在落入百姓口袋。

“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能融则融”是咸安盘活国有“三资”的核心策略。通过分类施策、精准发力,一批低效闲置资产“华丽转身”,成为拉动发展的“新引擎”。

截至2025年8月,咸安已累计盘活资产13.47亿元,涵盖矿产、水利、土地、实物、股权等多个领域。67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注入香城资产公司,8处经营权注入区经发集团。这些“点石成金”的实践,真正让国有“三资”流动起来、增值起来。

促循环,理清一份“发展账”

“促循环”是咸安大财政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而推动国企功能性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步。

咸安实施“双轨并行”,推动经发集团、香城资产公司功能重塑:经发集团聚焦政府类投资项目,主攻文旅投资、自然资源开发;香城资产公司走市场化路线,深耕城市服务、股权投资等领域,构建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功能定位明确之后,高效运转成为重点。区经发集团通过精简架构,将原先十个部室压缩为四部两室,减少管理层级,提升决策效率,强化融资职能。

“最显著的变化是,以前‘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现在‘有好项目就能融到钱’,这就是‘循环’的力量。”区经发集团总经理王燕介绍,“依靠‘资产+项目’双重增信,融资渠道更宽,成本更低。”

今年,咸安国企新增融资授信目标50亿元,提款目标35亿元,两家国企全年营收目标为15亿元。国企资产运营“主力军”作用正有效发挥。

不久前,盛新宝新能源锂电池极柱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75天,再度刷新“咸安速度”,也正是国企作为产业发展“助推器”的直观体现。

在楚商返乡创业的号召下,在广东打拼多年的咸安籍企业家舒平闲,决定带着技术回乡投资这一项目。但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离不开资金支持。

由于项目与咸安主导产业高度契合,香城资产公司迅速瞄准其作为国内新能源电池龙头企业二级供应商的资质以及大量订单,组建晟汇供应链有限公司,以“供应链金融+国企运作”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并将贷款成本压降3个百分点。

“家乡的项目服务,让我安心、放心、有信心。”舒平闲表示。随着企业正式投产,目前日产能达80万至100万件,年内有望实现5000万元产值并成功入规。

“大财政体系建设不是简单‘钱生钱’,而是通过资源统筹与机制创新,让每一分国有资产都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种子基金’。”咸安区委书记李军平表示。

通过“有效资产—有效债务—有效投资—新的有效资产”的良性循环,咸安破解了“有钱不敢投”“有项目没钱投”的瓶颈。

在一本厚厚的“发展账”中,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同步实现。元至8月,咸安区民间投资完成63.65亿元,同比增长21.5%,高于全省9.6个百分点,“资产活”的优势正转化为“产业强”的胜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记者 饶敏 吴文谨 特约记者 胡剑芳 李婷婷 通讯员 张兵)


编辑:何凡

上一篇: 咸宁市无人机协会成立 全市相关市场主体已达112家
下一篇: 抬升高标杆 奋战新征程 当好硬支撑 —— 农发行咸宁市分行全力服务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