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优秀教师、走访退休教师、慰问困难教师……随着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临,各种“尊师重教”的活动纷纷亮相,彰显出社会各界对教师这一群体的尊重与敬意。
古人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家之富强在于民智,民智之增进在于教育,教育之发展在于教师。人类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哪个国家、哪个时代尊师重教,这个国家、这个时代就会灿烂辉煌。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传统。我国设立教师节,其目的就是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核心是维护师道尊严。因此,尊师重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全社会要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
尊师重教要有必要的物质保障。各级各地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待遇。
尊师重教重在“精神”。家长望子成龙可以理解,但不必以“借节送礼”的方式获取教师对孩子的特殊照顾。送礼之风不仅不会让教师这一职业在受人敬重的天秤上增加砝码,反而会加速师道尊严的瓦解。其实,只要是真心诚意,哪怕是一束鲜花、一张贺卡、一个温馨的短信,也是对老师的最好尊重。
尊师重教还有赖于教师的自尊自重。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更要有师德,要追求“德艺双馨”。近些年来, 出现了个别教师主动“索礼”的现象,引发网民的“讨伐”,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教师的形象,也破坏了尊师重教的风尚。为人师者,任何时候都牢牢守住“师德红线”。(邓昌炉)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将清廉过节内化为自觉遵循
下一篇:
倡导文明需要文明倡导
核心观点:如何做到“有效供给”?通俗地说,就是要对准市场需求供给产品,实现农产品的有供必有求,有求必有供。对于广大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