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香城时评 >> 正文

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5-09-10 10:05

  表彰优秀教师、走访退休教师、慰问困难教师……随着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临,各种“尊师重教”的活动纷纷亮相,彰显出社会各界对教师这一群体的尊重与敬意。

  古人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家之富强在于民智,民智之增进在于教育,教育之发展在于教师。人类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哪个国家、哪个时代尊师重教,这个国家、这个时代就会灿烂辉煌。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传统。我国设立教师节,其目的就是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核心是维护师道尊严。因此,尊师重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全社会要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

  尊师重教要有必要的物质保障。各级各地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待遇。

  尊师重教重在“精神”。家长望子成龙可以理解,但不必以“借节送礼”的方式获取教师对孩子的特殊照顾。送礼之风不仅不会让教师这一职业在受人敬重的天秤上增加砝码,反而会加速师道尊严的瓦解。其实,只要是真心诚意,哪怕是一束鲜花、一张贺卡、一个温馨的短信,也是对老师的最好尊重。

  尊师重教还有赖于教师的自尊自重。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更要有师德,要追求“德艺双馨”。近些年来, 出现了个别教师主动“索礼”的现象,引发网民的“讨伐”,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教师的形象,也破坏了尊师重教的风尚。为人师者,任何时候都牢牢守住“师德红线”。(邓昌炉)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将清廉过节内化为自觉遵循
下一篇: 倡导文明需要文明倡导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