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每逢传统佳节, “打招呼”、“提醒式”的反腐举措十分必要,但要取得长久“疗效”,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调整价值取向,自律自警自醒,将清廉过节内化为自觉遵循。
中秋国庆节临近,市纪委通知要求,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确保“两节”风清气正。各县市区、各部门单位也重申“八个严禁”,架起节日防腐反腐“高压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传统佳节,这种“打招呼”、“提醒式”的反腐举措,对于营造廉洁过节的外部环境是必要的,也是效果明显的。然而,节日反腐要取得长久“疗效”,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调整价值取向,自律自警自醒,变“不敢腐”为“不想腐”,变“要我廉”为“我要廉”,将清廉过节内化为自觉遵循。
清廉过节,应成为自觉的价值追求。能否清廉过节,考验着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是否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首先要上好修身补钙课,参透“信仰之修、道德之修、境界之修”三境,恪守“一丝一粒,我之名节”的古训,牢记“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诫言,自尊、自重、自省,保持自身的清廉与纯净,这样才能在任何时候都能守住清廉之本,把清廉做人、清廉为官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头顶,从自身做起,从每一天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筑起一条反腐倡廉的精神长城。
清廉过节,应成为自律的行为方式。严于律己、廉洁自律,是每名党员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从行为习惯上正本清源,主动转变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做到“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一些落马的领导干部,起初也具有较高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但在关键节点、灰色地带把持不住,堕入私欲贪欲陷阱,其根本原因就是自律不够。加强自律,就是要慎独慎微,抛弃“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侥幸心理,抛弃“不给好处不办事”的潜规则思维;就是要慎始慎终,规范自己八小时以外特别是节日日期间的行为,一以贯之地防腐反腐,始终如一地思廉守廉。
清廉过节,应成为共同的生活时尚。时尚是一个时期的流行风气和社会环境,是流行的文化表现。党员干部素质高认识水平也高,懂得时尚、热爱时尚、追求时尚。而近些年,节日期间滥发奖金、请客送礼已饱受诟病,移风易俗、清廉过节正广为提倡,过“廉”关、庆“洁”日已成为全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和积极倡导新时尚,树好形象,当好表率,坚决遏制“四风”问题反弹,过一个清廉的时尚的中秋节和国庆节,用自身行动撑起清风丽日的蔚蓝天空。(陈新)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微言万象
下一篇:
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