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及老人,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安度晚年”,这是无可非议的。只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医疗条件的改善,如今,许多从一线离退休的老人,无论是身体状况还是心理素质,都能够继续为社会贡献光与热。
据统计,我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40万,占总人口的13%,其中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达到80%以上。当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避免地向我们走来时,社会在重视并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同时,也必须思考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为”。
“老有所为”是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多赢选项。一方面,老年人生活经验与人生阅历丰富,是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老年人的智慧与经验,那么,这必将对推动社会在积极健康的轨道上快速运行,起到不可替代也不容小视的作用。另一方面,将“老有所为”社会化、最大化,有助于实现老年人自身的人生价值,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甚至可以康健体魄、延缓衰老。
今日咸宁, "老有所养"难题初步得到解决,各级各地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积极为老年人搭建活动平台,提供继续教育与工作的机会。同时老年朋友们也应以“老当益壮”、“老骥伏枥”的精神鞭策自己,“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积极行动起来,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
日晖千转终逝去,最美不过夕阳红。我们期待,每一位老人都能够绽放出最美的夕阳红。(陈新)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三禁三治”贵在常抓不懈
下一篇:
在爱岗敬业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观点:如何做到“有效供给”?通俗地说,就是要对准市场需求供给产品,实现农产品的有供必有求,有求必有供。对于广大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