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香城时评 >> 正文

国考为何“冷热不均”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5-10-26 09:52

  2016年国考报名将于10月24日截止,据统计目前仍有部分职位报名人数较少,甚至无人报名。国家公务员局考录专题网站也发布《关于报考人数较少职位情况的特别提醒》,梳理出较冷的职位,希望广大考生结合职位特点和自身条件,理性报考。

  如此良苦用心,大大减少了以往报考的盲目性,也让一些抱着投机心态的“混考族”知难而退。如今,这种中途“点名”的方式已经被各级、各类招考所使用,凸显国考作为标准化程度最高考试之一的示范意义。但另一方面,此番中途点名,对“冷门”职位来说,或许可以增加些人气,但本质上,只有“冷门”拥有了更多吸引力,才会增加温度。

  纵观近年来的报考形势,所谓“冷热不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远非有人说的“发达都市与落后乡下的差别”那么简单。各类国家政策如降低报名权限,扩大录用人数等种种“优惠”确实在搅动着每一个报考者的心。仔细观察报考现象就会发现,有些所谓的偏远地区其竞争的激烈程度丝毫不比大城市弱。例如在贵州,一些职位已经达到了1:644;位于省会城区的税务局却并不吃香,反倒是边远的地方受到追捧。

  从这些细微的变化看出,一方面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正朝着高素质、专业化的方向迈进,理工类、经管类、技术类的需求空间在扩大,而“万金油”式人才适用范围正在不断缩减。当然,立足于各地差异化的现实,我们不能奢望报考达到理想状态的平衡。从总体状况和当前现实来看,如何褪去公务员招考中的权力底色,摆脱其对“冷热不均”的裹挟,让公务员驶入职业化轨道才是当务之急。(向定杰)

  

  更多咸宁本地新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咸宁新闻网(或搜索公众号:xnnews)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双创”必须脚踏实地
下一篇: “天价红薯赔偿”折射畸形价值观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