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降临,咸宁的街头巷尾便涌动起独特的活力——月亮湾特色街区的非遗体验区里,市民们在深度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全民健身中心的荧光夜跑中,奔跑的身影勾勒出城市的动感曲线;龙潭里景区的音乐美食嘉年华上,各式各样的特色美食让人忍不住大快朵颐……近来,我市一系列夜间活动的火热,不仅让夜晚变得丰富多彩,更以“场景创新”为钥,打开了消费增长与城市活力提升的双重空间。
夜经济的核心在“人”,留住人、吸引人,关键在于打造有吸引力的消费场景,我市的实践正印证了这一点。从暑期夜经济促消费活动中的京剧秀与网红演唱的“传统+潮流”,到“夜炼·夜训·夜赛”里荧光夜跑与市集消费的“运动+商业”,再到音乐美食嘉年华的“音乐+美食”,每一种场景都精准对接了不同群体的需求:年轻人在互动打卡中感受潮流,家庭在亲子游戏中享受温馨,文化爱好者在非遗体验中触摸底蕴。这种“千人千面”的场景供给,打破了传统夜间消费“逛吃为主”的单一模式,让夜晚成为集文化、运动、购物、社交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也让市民愿意消费、想要消费。
更深层看,咸宁夜经济的活力,源于对“消费逻辑”的重构,通过场景营造形成“体验—认同—消费”的闭环。以“夜炼·夜训·夜赛”为例,免费开放的瑜伽课、防溺水培训先满足市民的健康需求,建立情感连接;荧光夜跑的仪式感和趣味性强化参与体验,让“运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配套的市集则顺势承接消费需求,让“运动后消费”变得水到渠成。这种“先予后取”的思路,既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也让消费行为更自然、更持续。
咸宁对夜经济的探索,正让夜晚成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一方面,多样化的夜间活动丰富了市民生活,提升了幸福感,让城市更有“人情味”;另一方面,消费场景的拓展带动了餐饮、零售、文旅等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就业岗位,为经济注入“烟火气”。
当然,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进一步优化夜间交通、安保等配套,让市民玩得安心;持续更新场景内容,避免同质化,保持新鲜感;通过数字化手段精准对接供需,让商家更高效地服务消费者。唯有如此,才能让“一时的热闹”变成“长久的繁荣”。(焦姣)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以“穿透式”服务赋能项目产业发展
下一篇: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该馆基于“诚信赤壁未来之城”的理念,打造全方位的智慧化场景体验,分为数字中国·魅力赤壁、数字政府·诚信赤壁等八个部分...
创新供给,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全新消费场景,使得山水人文从“可观”到“可游”,让游客从“看景”到“入景”,必将吸引...
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将强化5G-A、6G等关键技术突破,今年的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也提出,加快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标准体...
下一步,咸宁市局将继续按照“知音物流”建设总要求,广泛开展各类场景化实训,为推进物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重大题材电视剧《功勋》的最后一棒《袁隆平的梦》于昨晚开播,该单元主要讲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实力派演员黄...
将于5月1日上映的动作片《维和防暴队》在开启预售之时,揭秘了影片拍摄的内情,剧组在各方面还原中国维和警察面貌的同时,极...
咸宁网讯记者见博、通讯员修照宇报道:4月27日,全省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沉浸式”课堂第一课在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开讲。
“我们不仅要提供物理空间,更要通过开放场景、共享数据、协同研发,帮助企业降低创新门槛,让更多‘合肥造’机器人走向全国。
在唯美的陶瓷艺术品间,上演音乐与舞蹈的视听盛宴。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咸宁市政务服务不断创新升级,市政数局与职能部门配合协作,结合河南省濮阳市“一码集成”激活企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