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更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8月27日,2025年咸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展示交流活动举行,12个“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明实践项目集中亮相。这不仅是咸宁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巡礼,更让“爱我咸宁·共建家乡”可感可见,有了精神传承的厚度、城市内在的温度、全民共识的广度,为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汇聚起磅礴的全民力量。
从历史记忆汲取奋进力量。“守堤人·传灯者——抗洪精神接力计划”,将1998年抗洪的英雄壮歌化作新时代的精神火种。在文明实践的带动下,年轻一代传承和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激励人们为“共建家乡”勇担责任、无私奉献。
用文化传承铸就城市灵魂。崇阳提琴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提琴一响 文明赶场”文明实践中焕发新的活力。通过“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团队接单”,将政策宣讲、文明新风传播与惠民服务融入年均超500场的活动,不仅让非遗走进千家万户,更打通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文化自信成为“爱我咸宁”的情感纽带。
以民生服务温暖百姓心田。“银发合伙人”用“一日三问”“一餐一宿”“老老互助”“文化养老”守护老人银龄生活,“家门口”的健康密码打造“15分钟健身圈”实现城乡全覆盖,“缤纷夏日·与你童乐”暑期公益课堂化解双职工和留守儿童家庭托管难题……这些文明实践项目以民生需求为导向,聚焦痛点、传递温度,在提升市民幸福感与获得感的同时,更将“爱我咸宁”从情感认同转化为“共建家乡”的主动意愿。
让网络文明凝聚精神力量。“凤池之声”通过950多期节目温暖近150万人次,“声音考古”活化历史,公益诵读传递正能量,文明实践以声音为桥梁,引领网络新风,打造向上向善的精神家园,让“爱我咸宁·共建家乡”的主旋律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文明实践,情满香城。这既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关键抓手,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更推动“爱我咸宁·共建家乡”落地生根,最终化作可触可及的发展动能——让投资者因城市凝聚力而扎根,让青年因家乡归属感而回流,让每一位咸宁人把“爱我咸宁”的赤子情怀淬炼为“共建家乡”的行动自觉,为咸宁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注入持久而深厚的动能。
(周阳)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激活“镇能量” 勇当生力军
下一篇:
老旧小区改出新生活
咸宁网讯通讯员熊宁、陈琦报道: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载体,加强村银双方党组织建设, 7月18日,大幕乡常收村党支部和农商行双...
咸宁网讯通讯员张雨轩报道:“我们将立足检企共建平台,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不断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期间,陈...
咸宁网讯(记者庞赟 通讯员温娜 刘智利)近日,省税务局教育处党支部联手崇阳县税务局金塘税务分局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此举是推动“武咸同城”职教实践,将充分优化资源配置,搭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大平台,构筑产教融合协...
咸宁网讯通讯员汪学海、胡文锦报道:近日,通城县总工会组织党员干部到联系村梅港村戴峰山屋场开展“共建美丽村湾”活动,以...
近日,崇阳县税务局青山税务分局党支部与通城县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聚合力共建促发展”联学共建主题活动。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 程统 通讯员 周向东 方娇娅)3月8日,武汉科技大学与咸宁联合水务举行教学实习基地合作协议签...
咸宁网讯通讯员陈国清、黄炬报道:6月3日,崇阳职业技术学校与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共建职业教育共同体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崇阳职...
活动现场,志愿者主动上门入户宣传“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要意义和相关知识,并深入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鼓励居民参与“禁塑...
咸宁网讯 记者向东宁报道:咸宁人游黄石景点有望享受免门票优惠。4月15日,市文旅局与黄石市文旅局就两地文旅同城化发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