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投入32亿元资金,改造1385个老旧小区,惠及29万多户家庭——咸宁用一组沉甸甸的数字,让110万居民的生活幸福升级。这些变化不是惊天动地的大工程,而是居民家门口实实在在的温暖。
老旧小区改造看似是房屋修缮的基础工程,实则是城市治理能力的集中检验。在军分区小区,我市巧打政策“组合拳”:全程代办服务让居民省心,协同施工将每部电梯的成本降低3万元,推出“电梯综合险”破解后续维护难题。这些精准施策,折射出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治理转变。汇泉小区则用23场“圆桌会”聚起共识,打破小区间藩篱时拆除的不只是880米围墙,也是横亘在小区间的隔阂之墙、交流之墙。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主人翁精神,实现汇民智解难题,咸宁探索的居民协商共治机制,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经验。
改造焕新的不仅是建筑面貌,更是城市发展的底层逻辑。对老百姓而言,加装电梯让“悬空”老人得以重新融入社区生活,小区里拓展的车位与活动空间让生活品质切实提升。而老年居民能通过“幸福食堂”解决吃饭难题,年轻家庭能在亲子课堂中获得育儿支持,“一老一小”的核心关切被悉心回应。对城市发展而言,在土地资源有限的背景下,通过存量空间优化激发社区活力,能有效缓解城市发展痛点。这些改造既传承了城市记忆,又以空间重构优化了城市环境,让老旧小区蜕变为宜居、宜业的活力单元。
老旧小区改造没有轰轰烈烈的场景,却浸润着点滴入心的民生暖流。咸宁用1385个老旧小区的蝶变证明:通过绣花功夫实现老旧小区的功能焕新,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扎实举措,而城市更新的意义,是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在熟悉的地方,过上更舒心的日子。(郭蓉)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引领“爱我咸宁·共建家乡”
下一篇:
当干事创业的乐之者
推行“学生校长助理”管理模式,旨在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到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工作之中,培养学生树立主人翁精神,促进学生文明行...
同时坚持属地负责制,引导各村成立理事会,着力解决人居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制度体制,形成长效机制,共同创造宜居...
要突出新时代产业工人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主人翁精神,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劳动竞赛活动,加快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步伐,大力...
咸宁网讯通讯员刘进华报道:“6月份工作计划:完成工程项目计量资料申报、公路总承包二级资质人员信息变更维护……”近日,在...
居民小区,作为城市街道社区的单元格,一直是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一道难题。尤其是“三无”小区,存在治理任务繁重、社会结构复...
咸宁网讯通讯员刘治乾、刘幸报道:9月23日上午,咸安区温泉街道办事处十六潭社区联合包保单位咸宁职院、小区党支部、居民在怡...
下一步,龙潭村将持续开展政策宣讲、科普教育、移风易俗、文艺汇演、亲子互动等活动,引导村民破陈规、除陋习,传递文明新风尚。
咸宁新闻网讯通讯员吴刚报道:11月14日,通城县召开全域绿化现场推进会,动员全县上下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到全域绿...
下一步,富有村将紧紧围绕民情民需,将资金用在关键点上,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确保共同缔造试点工作再创佳绩。
活动现场,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以树立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开展河湖治理、生态修复、垃圾分类等环保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