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香城时评 >> 正文

让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同频共振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10-21 08:43

咸宁中试谷赤壁基地,基本实现“空—天—地—水”一体化测试场景全覆盖,具备支撑低空无人设备场景化测试与商业应用落地的能力;咸宁科创中心运营一个多月,便与武汉大学等多家高校牵手共建科研中心,对接4个院士团队,吸引10家科技型企业落户,与2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近期,咸宁科创工作新进展不断,标志着我市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赋能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绿色生态,是咸宁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坚定不移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是咸宁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的现实之需,也是咸宁在湖北支点建设中发挥自身优势的务实之举、发展之要。唯有将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深度融入绿色发展全过程,才能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走出一条向“新”逐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咸宁路径。

建强平台体系,夯实绿色发展“硬支撑”。高能级平台是集聚创新要素的“强磁场”。我市以中试谷、科创中心为核心,打通“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破解“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梗阻;更联动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构建“离岸研发+在岸转化”格局,借力武汉科创资源实现“研发在武汉、生产在咸宁”,为绿色技术转化搭建高效通道。目前离岸科创园入驻企业207家,已有82家企业来咸建生产基地,成为绿色创新的“桥头堡”。

育强企业主体,激活绿色发展“内生力”。企业是创新的“主力军”。我市一方面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攻关绿色关键技术;另一方面深耕“新物种”培育,构建起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瞪羚”“独角兽”的梯度体系。如今,省级“瞪羚企业”增至107家,32家新增瞪羚企业覆盖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为绿色产业注入澎湃动能。

做优金融服务,引来绿色发展“活水源”。科创与绿色转型,需金融“精准滴灌”。我市搭建“咸融通”平台,探索绿色基金、碳金融、园区联合贷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将社会资本引向绿色科技研发与产业化领域。此举既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更以市场机制优先赋能那些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的项目,让金融活水精准滋养绿色创新。

完善政策保障,优化绿色发展“生态圈”。优良的创新生态如同阳光、土壤、空气和水分,缺一不可。咸宁着力构建覆盖从种子期、初创期到成长期的“全生命周期”政策扶持体系,从人才引进、研发补助到市场应用、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主体提供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为绿色发展筑牢制度根基。

科创为笔,绿色为卷。咸宁以平台为基、企业为核、金融为脉、政策为盾,让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同频共振、深度融合。相信,在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的新征程上,咸宁必将执科创之笔描绘更加精彩的绿色新篇章。

(王莉敏)


编辑:hefan

上一篇: 文化赋能,让桂花“香”透四季
下一篇: 保持干净纯粹和积极上进的模样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