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香城时评 >> 正文

文化赋能,让桂花“香”透四季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10-21 08:47

乡村产业,常受自然时限限制:桂花一季谢,樱桃十日腐,荷花夏尽枯。若只知对抗自然,终是下策,唯有以文化重塑产业价值,方能找到破局之钥。咸安将一季桂花做成了年产值14亿元的产业——其核心秘诀,正是文化赋能。

全国种植桂花的地方不在少数,鲜桂花品质、初级加工品形态难分伯仲,若只是拼产量、比价格,终会陷入价低利薄的困境。但咸安另辟蹊径:守护2500余株百年古桂,锚定文化之本;打造桂花镇大屋雷村“中秋祭月”IP,传承民俗之魂。游客至此,赏的是“古桂话传承”的意境;消费者下单,消费的是“月下共团圆”的情感共鸣。这份独特的文化专属感,铸就了其无可替代的产业底气。

在文化的加持下,桂花的价值挣脱了自然时限的束缚。咸安推出的桂花蜜、桂花酒、桂花茶、桂花香薰等产品,让“桂味”不再是季节限定,转而成为承载“桂香里的乡愁”的日常伴手礼;大屋雷村“中秋祭月”也成为固定文旅IP,即便非赏桂旺季,仍有游客专程前来体验传统民俗;“北大土鸡哥”张继良创新的“桂花土鸡汤”,作为文化美食全年热销。文化,就这样将短暂的季节红利,转化为了澎湃的全年动能。

归根结底,文化赋能筑牢的是产业的长效根基。鲜花终会凋零,产品易被模仿,唯有历经时光沉淀的文化,才能历久弥新。咸安的实践昭示我们:乡村振兴,关键不在靠天吃饭,而在“以文破局”。当文化成为核心引擎,一朵花足以“香”透四季,一个产业方能基业长青。

(焦姣)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让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同频共振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