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赤壁新闻 >> 正文

赤壁市车埠镇“知行讲堂”进水田 青年干部躬身插秧悟农情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7-31 09:39

咸宁网讯 记者王恬、通讯员王睿、饶星、马井发报道:7月22日,骄阳炙烤着赤壁市车埠镇毕家村的连片水田,水面蒸腾着氤氲热气。22名来自车埠镇的年轻干部,卷起裤管,赤脚踏入这片泥泞的“课堂”。

当脚掌猛然陷入温热的淤泥,有人猝不及防踉跄几步,泥浆瞬间溅上衣衫……赤壁市车埠镇第五期“知行讲堂”,就在这深一脚、浅一脚的探索中正式“开讲”。

镇党委班子成员与青年干部并肩站立,课堂的“主讲人”、农技站负责人张瞻莹站在水田中央,他左手紧握青翠秧苗,右手迅捷分株,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左手拿苗,右手分株,每穴3到4株,株距保持20厘米。深浅要诀是‘浅不露根,深不淤心’。”

年轻干部们凝神细听,笔尖在笔记本上飞速游走,急切的追问声此起彼伏:“这深度怎么拿准?”“脚下淤泥打滑,怎么站稳?”

双脚陷入泥泞,俯身贴近大地,青年干部们开始了与土地的第一次郑重对话。

起初,这对话充满生涩:有人重心不稳,一屁股跌坐在泥水里;有人手中秧苗如同醉汉,东倒西歪;还有人被淤泥牢牢困住,寸步难行。面对此番情景,车埠镇人大主席何均林沉稳的声音穿透田野:“莫慌,退步要稳!”这简短有力的提醒如同定心丸,青年干部们的动作在摸索中渐趋流畅。

插秧现场,有人自发分组,在泥水中展开无声的插秧竞速;有人直起酸痛的腰身,掏出手机,将满手泥泞和稚嫩的秧行拍照定格,这新鲜的“田野课堂”被分享在朋友圈的首页。

“才弯腰插了十分钟秧,腰背就酸痛得直不起来。”农业战线干部叶嘉轩抬手擦去滚落额角的汗珠与泥点,声音里有源于泥土的分量,“粮食颗粒归仓,背后竟是这般艰辛!从前坐在办公室看报表,那产量只是个数字;今天亲手把秧苗插入大地,才真正触碰到农民对土地那份滚烫的深情。”他的感慨道出了现场所有人的心声,汗滴禾下土的分量,此刻才真正称量于年轻干部的心头。

据了解,当天的“知行讲堂”彻底拆掉了会议室的有形围墙,将学习阵地坚定地构筑在田垄与稻浪之间。车埠镇党委书记罗宁霞说,“田野课堂”是锤炼务实作风、贴近民生脉搏的活教材,青年干部唯有“穿上农装、躬耕沃野”,方能“知农事、懂农情”,增强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和本领。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赤壁构建“人防+技防+智防”体系 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下一篇: 激活千年茶脉赋能乡村振兴 青砖茶文化综合体项目落户赤壁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