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崇阳新闻 >> 正文

崇阳启动精准扶贫"35860"计划 开启脱贫动车引擎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5-09-24 07:18

  大扶贫,领跑幕阜山奔小康,竞进湖北省

志愿先锋集聚大集广场

  新一轮扶贫开发,崇阳找准突破口,以精准识别为前提,以分类指导为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绿色崛起和开发式扶贫方针,摸穷底,挖穷根,斩穷源。

  自年初起,崇阳启动“35860”行动计划,即规划从现在起用3年时间,实施5个一批扶贫,落实8大类别项目支持,灵活创新6项发力机制,努力实现——

  2017年,全县47个贫困村、1.92万贫困户、6.33万贫困人口整体脱贫,实现零贫困乡镇、零贫困村、零贫困人口奋斗目标。

  县委书记杨良锋强调,精准扶贫要务求实效,坚定“领跑幕阜山,竞进湖北省”的信心,规划“三年实施攻坚,两年提升巩固,一年挺进前列”,不落一户,不穷一人。

  县长杭莺要求,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困难题,要激发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发挥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主体作用。

  ★八大类别项目支持

  产业扶贫项目

  基础设施项目

  安居工程项目

  金融扶贫项目

  科技扶贫项目

  电商发展项目

  生态旅游项目

  社会事业项目

  ★六项创新推进机制

  资金整合机制

  产业发展机制

  金融扶贫机制

  驻村帮扶机制

  社会参与机制

  改革助推机制

  ★五个一批扶贫

  1、产业扶持一批。全面实施“4+X菜单”(竹、茶叶、油茶、水果)精准扶贫工程,最大限度帮助贫困群体都能找到稳定的收入来源。借船出海,着力“四大产业”扶贫。楠竹由县林业部门对贫困家庭,按照每户不超过5亩标准,每亩补贴800元;茶叶、油茶、水果,由县农业部门和林业部门按照每户不超过4亩标准,每亩分别补贴1500元、800元、1000元,其中茶叶苗无偿提供。通过四大主导产业扶贫,确保贫困家庭人均最少1—2亩高效经济林。因情施策,着力“X菜单”扶贫,重点推介一批在我县已取得成功经验的短、平、快产业扶贫项目,明确扶持政策,由贫困家庭根据自身实际自主选择。到2017年,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有提升,收入达到当地平均水平的70%以上。

  案例:

  产业开发,撬动脱贫致富新支点

  25日,李德军站在茶叶基地,望着长势喜人的茶树,对村子未来更有底气。

  2012年,在外经商的李德军回乡当支书。如果没有村办基地,李德军如今还在为贫困户的生活保障发愁。他也没有新身份——油市茶叶基地的股东。

  油市村是精准扶贫确定的贫困村,总人数 490 户,贫困户41 户 127 人,多年来村集体经济疲软,积贫积弱。

  “只有让村民融入产业链,才能克服他们‘等、靠、要’的思想,才能给贫困户致富的希望。”历经多番考察,村子对接“三大百亿产业”,创办茶叶基地,也引进葡萄、草莓种植进行现代农业试验。

  村民在“一片荒芜”中开辟出几百亩土地,以村委会名义将分到各家各户的土地统一租赁回来,再根据贫困家庭劳动力的情况和个人申请,村民入股成为股民,实现整村连片开发。

  据介绍,政府拿出一定开发资金作为保底,即使基地没有收成,入股农户每年仍然都可分得“保底金”,丰产后还参与分红,且明确村集体25%收入用于扶助贫困户。

  3年来,村子先后建起1200亩茶叶基地、年产5万斤的葡萄等基地,形成“基地+农户”的产业开发扶贫模式。

  在村委会,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据:殷国度,两口之家,2011年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去年人均年收入3000元。三年间,年收入提高近三倍!

  目前,油市村以打造茶产业链为支点,挖掘“传统木榨油,百年老字号 ”的油市文化,打造“茶产业外的又一个集体经济增长点”。

  2、培训就业一批。针对贫困家庭,开展有针对性的“智力帮扶”行动,为精准扶贫提供后劲保障。县教育部门对贫困户子女就读高中或中职、寄宿制学校学生、对考上大学(全日制)的贫困家庭给予相应的补助,确保零失学。整合扶贫、移民、人社、农业等各类培训资源,围绕市场需求和贫困对象意愿,实施技能培训,开展劳企对接,实现再就业或转移就业。

  案例:

  教育扶贫,托起一个家庭新希望

  26日,留守儿童甘甜坦露心迹,“尽管我们生在农村,各种条件简陋,但这些阻挡不了我们求学的梦想,更阻挡不了我们对未来的希望……”

  在白霓,文盲或半文盲占贫困人口总数9.9%。贫困人口文化水平低,成为制约贫困户脱贫的重要原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好一个人就是托起一个家!”镇政府决定将教育扶贫作为长远脱贫的突破口,投入资金完善教学设施和兴建村文化广场,并开展“爱心护苗,筑梦未来”为主题的一系列助学活动。

  5月6日,白霓镇开展党员干部“认领留守儿童微心愿”活动,每个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主动和孩子沟通,摸清孩子渴求,并一一兑现承诺。

  7月15日,余耕村“希望家园”暑期培训班开班,在温情监管的同时寓教于乐。56名留守儿童在志愿者带领下,唱歌、跳舞、写作业、做游戏,一幕幕温馨、感动的画面令人留恋。

  8月1日,“一对一爱心护苗助学”活动仪式在武汉大学举行,爱心企业家、在崇阳挂职的省直机关干部不约而至,向贫困学子发放资助款,并捐赠电脑、桌椅等用品……

  通过教育扶贫,让“寒门出贵子”不再是梦,一个个家庭的希望也随之在延伸

  3、搬迁安置一批。对穷乡僻壤贫困户,动员实行整体搬迁。主要是进城、进集镇、进中心村、进居民点。对搬迁贫困户给予相应的补助。重点对居住在雨山山区、港口片区、青山库区、大湖山区域和石城、桂花、沙坪受灾区域等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家庭,由县扶贫办牵头,组织住建、国土、环保、移民等部门,制定详细整体移民搬迁安置方案,做到应搬尽搬,应补尽补,应帮尽帮,切实改善生存和发展条件。

  案例:

  异地搬迁,铺就山区群众致富路

  “活了大半辈子,若不是扶贫帮扶,哪里能指望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在石山村生态移民新村,66岁的金良运精神抖擞,笑声爽朗。

  老人精神状态的变化,源于生存环境的巨大变迁。新买的房子正在粉刷装修,金良运一家子忙得不亦乐乎,年底将入住。自此,将迎来身份的彻底转变。

  雨山村,地处路口镇高山区,生存条件恶劣。石多土少、坑多水少、人多地少,被当地村民称为“被遗忘的角落”。年轻人多数外出,大量房屋失修倒塌,村子日渐荒败凄凉。

  “一年没什么收入,大伙都是勒紧裤带子过活!”金良运感叹,有能力出山的早已举家外迁,剩下的一百多户村民都是“无力外迁的”。

  白霓镇对接雨山村村民异地搬迁安置的愿望,把生态移民与引农进镇、农村新社区建设相结合,实施石山村移民新村项目建设。

  新村项目采取“统一规划设计,移民自愿预订,政府招商代建,惠农项目配套,保本价格销售”的模式。规划总面积40亩,安置移民100胡,分三年实施完成。

  石山村支书王亚新介绍,项目一期已投资600万元,安置像金良运一样的移民33户,每户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平均售价18万元。

  “扶贫扶到了点子上,搬迁搬出了生产力”移民陈治国说,从雨山村迁山的路成了致富的路,不仅享受到城镇的公共配套服务,还能够实现就近乐业。

  在移民新村周边,围绕着一批茶园基地。因用工灵活,技术要求低,部分年龄层次,茶园就业备受移民青睐。新房尚未装修好,一些移民就与茶园签订了用工协议。

  4、医疗救助一批。紧紧抓住国家全面建立和实施临时救助等政策机遇,对因病致贫返贫家庭,由卫计、民政、残联等部门落实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对贫困户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实行三年免交、两年减半的政策。县卫计部门将贫困人口现行的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提高10%,并取消起付线;对患长期慢性疾病治疗的每年给予1000—2000补助;民政部门对大病救助补助1000—5000元,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因病致贫问题。

  5、兜底保障一批。实行扶贫线与低保线“两线合一”,对农村“两无”人员确保最低保障标准每人每年不得少于3300元,并依据县域农村常住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水平,稳步提高保障补助标准。到2017年,让他们同步迈入国家关于农村小康监测指标中确定的收入水平线。

  所有脱贫村或脱贫户要达到“十通十有”:通电、通路、通广播、通电视、通电话、通宽带、通客车、通电商、通自来水;有垃圾处理设施,有标准卫生室,有群众文体活动场所,有群众服务中心,有五万以上的集体经济收入,贫困群众有稳定收入来源,有教育、医疗、住户、养老保障,确保2020年崇阳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用事实说话

  1、改革机构

  挂图作战,12军团大攻坚

  崇阳扶贫机构实行“大部制”:从水利、交通、卫生、教育抽调精干力量,由过去的几个人到20多人。各乡镇由书记、乡镇长、副书记和民政办、扶贫办等成立“3+3”班子。

  在作战“总指挥部”,偌大作战图上哪个镇、哪个村、哪些户,因何贫困,采取何措施脱贫,责任人是谁,时间节点是啥,全程公开,全部透明。

  全县分“四大战区”:沙石战区、天城战区、金塘战区、白霓战区。12个乡镇为12个“军团”,军团由市、县联系乡镇部门、企业负责。

  解读:解决了“谁来扶”的问题,实行大兵团作战,所有扶贫项目实行销号制,责任人实行终身制。一季一考评,一月一督办,半年一通报。具有很强的督战性和紧迫性。

  2、精准识别

  找准“穷根子”,开对“药方子”

  按照“五看”:一看房子,二看仓子(粮食),三看票子(收入和存款),四是看学子(读书郎),五看身子(健康状况)的标准,采取“入户调查、多方会审、公开票决、政府审核、张榜公示”的“五步工作法”,刷选复核建档立卡数据库中2.13万户贫困户。

  针对不同的脱贫致富愿望和需求,找准和解决扶贫工作中群众最关切、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对所有贫困村提交“问题清单”,提交相关部门对接解决;对所有贫困户按照“五个一批”,进行分类帮扶。

  解读:解决了“扶哪个”和“怎么扶”的问题,既把真正贫困人口找出来,又确保了“扶哪个”群众没有意见,提高精准扶贫的“精准度”。针对不同的贫困类型,采取有力的扶贫策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

  3、“4+x”扶贫套餐

  群众自主“点菜”,政府帮忙“买单”

  在“优先扶病、突出扶智、灵活扶工、倾力扶迁、蔸底扶养”的基础上,主攻产业扶贫,着力培育有区域特色的支柱产业,按照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分别选择能够促进和带动发展的产业,推出“4+X”扶贫套餐——

  所谓“4”,即对接全市楠竹、油茶、茶叶“三大百亿”产业和精品水果产业;所谓“X”,即各贫困户因需而选、因户而异,自主选择适宜发展的产业项目。

  根据实地调研和探索,列出20多个项目门类,供群众自主“点菜”。其中,包括黑木耳种植、山地菜牛养殖、放养绿壳蛋鸡、优质茶叶种植、大棚蔬菜种植等项目。

  解读: “这些项目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好、风险低、技术简单。”县扶贫办主任赵明星表示,“4+X”扶贫套餐使贫困户短期有保障,长期有指望,激发了其主动脱贫的内在动力,形成“主副结合、长短配套、一村一品、百花齐放”的脱贫体系。

  4、信息公开

  战报频传,实时监督

  公开动态信息:对所有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帮扶措施、责任主体、工作进展、脱贫期限等,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库,建立网络公开平台,可查询扶贫动态,接受社会监督。

  解读:“战斗”的进程和结果网上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在电子信息平台,鼠标一点,谁在“真刀真枪”干,谁在打“马虎眼”,“晃虚枪”都一目了然,使得扶贫进度有了现实的考核依据。

  一对一帮扶、 点对点支持

  崇阳千名党员志愿先锋吹响扶贫集结号

  9月12日,崇阳启动“精准扶贫·志愿先锋在行动”活动,23个志愿先锋队、1000名党员志愿者奔赴一线与9907户贫困户结对帮扶,为精准扶贫再添力。

  “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竭尽全力帮他们摆脱困境,过上幸福生活……” 党员志愿者宋大明的真情誓言,让台下党员干部的心灵深深触动。

  当天,县教育、卫计、交通、国土、民政、司法、城管、农业等部门党员志愿者先锋队分赴白霓、沙坪、铜钟、石城等8个乡镇的贫困村,通过参加义务劳动、现场义诊、农技咨询,走访慰问贫困户等方式,与扶贫对象结对攀亲。并结合实际与结对帮扶的村组商讨修路建桥项目,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安全饮水等新农村建设配套工程,促进村组产业发展。

  作为集老区、山区、库区于一身的插花贫困县,崇阳实施精准扶贫任务重、压力大,需多管齐下,多方发力。“将志愿服务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就是要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一对一帮扶、 点对点支持。”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进说,该县将发挥已有的110支志愿者服务队、1460名党员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网络优势,引领广大党员群众积极投身精准扶贫主战场,以科技帮扶、健康帮扶、教育帮扶等方式,点对点帮扶贫困户按期实现整体脱贫。

  据悉,该县通过对脱贫村、脱贫户识别、帮扶、脱贫全过程进行量化考核,加强对各乡镇、县直部门、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的工作考评。每年逐项核实,公开评议、公开打分、公开公示。建立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销号制”,帮扶对象不脱贫,责任人不脱钩。建立精准扶贫动态监管和反馈机制,对脱贫户要进行跟踪管理,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新贫困户要及时落实帮扶措施。

  聚焦1:

  精准识别,

  建立“民情档案”

  20日,在白霓镇油市村便民服务大厅内,大型电子显示屏上公示的民情档案格外引人注目。

  “哪家哪户什么情况、位置在哪、收入几何、致贫原因等十几项信息都详尽清楚,一目了然。”村支书李德军介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产业规划等情况均收录在内,便于村民监督、查询。

  驻村干部赞叹,所有信息清晰可查,工作开展起来得心应手。建档立卡、找准“穷根子”是手段,在此基础上确定帮扶措施、开对“药方子”、引导农户脱贫致富才是目的。

  贫困户殷亮明,家庭住房条件差且负担重,家中读书人口2人,长期患病1人。全家收入依靠他做瓦工艰难维持。

  镇干部根据档案中的帮扶需求,结合当地用工实际,建议他去镇上商场务工,同时联合县镇两级医疗资源,为其女儿就医检查开辟“绿色通道”。

  聚焦2:

  从单向扶助到自主创业,

  互利共融现代机制嫁接农村

  20日,看着在建的蔬菜大棚主体雏形已显,再过不久因病欠下的债务就能还清,崇阳县天城镇桃花村贫困户饶志良动力十足。

  “大棚总投入2万元,而个人仅投入3000元,其他由银行贴息贷款1万元,合作社出3000元,政府支持4000元。” 饶志良算起经济账,一年收入可达5万元,一年就可脱贫。

  贫困户一旦选定发展项目,政府、银行、合作社当即跟进,合力解决其资金、技术、销路等难题,与其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确保扶贫一个,见效一个,成功一个。

  该县不走给钱给物、千户一策的救济式老路,有效整合优势资源,引导贫困户在致富产业和自主创业上下功夫,制定“一户一策”的量体裁衣式产业化扶贫路径。

  “只要从菜单里选择自己想要发展的项目,政府就会有全套支持。” 饶志良赞叹,技术、资金等后顾之忧都一扫而空。

  据介绍,该县整合涉农资金1.5亿,每年投入5000万产业扶贫资金,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和验收标准。参与发展“四大产业”的贫困户,扶持政策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50%,其中楠竹每亩补贴800元,茶叶、油茶、水果每亩分别补贴1500元、800元、1000元。

  目前,全县1.92万贫困户,已有6600余户像饶志良一样,找到脱贫致富的门径。在经营方式上,有产业带动型、合作经营型、大户帮扶型、村企联合型、自主发展型等。

  更多咸宁本地新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咸宁新闻网(或搜索公众号:xnnews)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崇阳设立党建惠民资金 500万元专项资金安排到位
下一篇: 崇阳县“精准扶贫·志愿先锋在行动”活动剪影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