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崇阳新闻 >> 正文

崇阳桃红村建起“1+1+1”产业链 创新模式拔穷根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6-11-21 23:19

  “再过几天,就是小雪了。”18日,在崇阳县天城镇桃红村,贫困户夏金刚正忙活着捆草,为家里养殖的肉牛准备过冬草料。

  妻子罹患重病,成为夏金刚家境破败的开始。去年初,了解情况的镇干部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享受大病报销的比例逐渐提高。去年9月,利用扶贫资金和无息贷款,夏金刚买来7头种牛,开始自己的脱贫之路。

  “今年生了4头牛崽,再把小牛长大的成本一算,纯收入预计达到1.2至1.3万,明年就是对本翻,收入高的话能接近3万的样子。”夏金刚掰着手指算账,他新建了一个100多平米的牛棚,对牛的看护格外细心,致富的渴望使他满怀期待。

  在桃红村,像夏金刚一样陷入困窘的贫困户有42户。通过发展生产、教育培训、易地搬迁等“五个一批”工程的实施,贫困户开始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与此同时,扶贫工作组帮助村里建起“基地+公司+贫困户”的产业链模式,村集体经济迈入发展快车道。

  在村办企业黑山羊养殖场,成圈的黑山羊撒着欢儿地叫。“把黑山羊放养在山林和田地里,天然放养,不吃饲料。”技术员谢鹏介绍,精品黑山羊是从湖南浏阳引进,品质上乘、不愁销路。

  今年6月,在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村里引进130只黑山羊。因市场紧俏,预计年底存栏150只,可实现利润10多万元。

  好山好水,不仅养好羊,还激活了本土旅游资源。年初,村里组建“桃红缘生态种养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把休闲旅游和农业产业相结合,开发漂流、农家乐等项目,进一步为村集体经济加码,贫困户红利分享再添筹码。

  村支书谢炎阶信心满满地说,除却黑山羊基地、旅游公司项目,村子还有楠竹产业基地,贫困户通过“五个一批”对号入座,年底就可以摘掉贫困帽子。(咸宁日报记者 王凡 通讯员 王晗 佘帅兵)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扶出一片新天地 —— 崇阳县精准扶贫工作扫描
下一篇: 崇阳县环境整治重实效 整治群众反映重点问题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