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早晨,在崇阳县铜钟乡清水村一条山垅里,一个身背喷雾器的汉子,在绿秧如茵的田间喷药,脸上汗水如珍珠在药雾中洒落。
在田间劳作者名叫王青兵,今年54岁,是清水村一组农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初中毕业就拜乡村泥瓦匠学艺。他头脑灵活,不怕苦。两年后,他成了在乡间行艺的泥瓦匠。20世纪90年代中期,20岁出头的王青兵和工友组织了一支乡村建筑队,转战鄂南诸县。20世纪90年代末,他就在县城置下了房产,成了一名包工头。
2020年开春,王青兵困居清水老家,因闲得无聊,他到村边山野闲逛,发现村里山垅的田都荒了,茅草长得比人高,野兔在草丛间出没。夜间,王青兵在床上辗转反侧。次日,他向村里两位留守老人吐露了心声:决定放弃建筑业,下乡垦荒种田。一个月后,王青兵买来割草机成天在田间割草。一连干了十多天,割草机长铁杆磨破了肩上的皮。他割倒了60亩田茅草。接着,王青兵请来拖拉机犁田,嫩绿的茅草翻入泥土中沤肥。他是个有心人,在机手犁田休息时,他偷空学会了开拖拉机。当年6月,王青兵在垦复的荒田种上超级水稻。由于田肥,加之田间管理好,他的田亩产达到了560公斤。2021年,王青兵购置了拖拉机、收割机等大型农机,又垦荒30多亩,他的家庭农场一下子增至98亩。
王青兵所在的清水一组,地处两垅三岔的丘陵地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的山田靠青山水库东干渠灌溉。近几年,青山水库建了第二条输水管道,以保障县城20万人用水,东干渠已无水灌田。为了保障种田水源,王青兵便开源蓄水。他投资1.8万元,在自家位于野鸡荡的一块冷浸田里挖出一眼山泉,将田挖成4米深面积8分的泉塘,又架设了700米水管,用水泵抽水灌田。
荒芜多年的田种成了高产田,周边许多村民将田流转给王青兵。2024年,王青兵的家庭农场面积达到了320亩。为了提高农场收入,他搞起“麦—稻”“油—稻”种植模式。2024年,他种了150亩小麦,80亩油菜,种了300亩水稻,因播种收割都是他一人所干,只是在抢收季节请了少量农工。二茬作物亩平均纯收入700多元。
垦荒创办家庭农场,放弃以前建筑业一年近百万收入。不理解的人说王青兵从饭锅跳入糠菜锅,自找苦吃。王青兵总是微笑回应,说:“人各有志,我年轻时赚了些钱,应该回报社会,造福乡梓!”他一年付村民田租10余万元,加上请季节性临时工,乡亲们受惠20多万元。村里年届七旬的王金国,患直肠癌多年,老伴在县城干环卫工挣钱为他治病。王青兵流转了他家4.6亩荒田,让他家有了2000元田租,王青兵还四时八节给老人送米送油,病榻上的老人夸王青兵是他的恩人。(通讯员 王旺国)
编辑:但堂丹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红菊特约记者胡剑芳摄2月12日,正月初八,咸安经济开发区内湖北雄志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员工在检查割草...
割草机不停“歌唱”、挖掘机持续“挥舞”、整地村民忙忙碌碌……4月20日,记者走近咸安区横沟桥镇李堡桥村一片荒野地,耳闻目...
数说咸宁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留给人们的宝贵资源,它们记录了环境变迁的密码,见证了城市发展的变化,承载了市民百姓的乡愁。
”厦铺镇党委书记陈国宁表示,将继续全力提升全民森林防灭火责任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全镇无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
春风催新绿,护河正当时。3月11日,通城县马港镇组织机关干部、辖区群众及马港小学师生200余人,在马港村下马河开展“植绿护...
截至目前,崇阳公路5个养护站共计出动养护人员200余人次,车辆40台次,清理路肩杂草264公里。
迎着朝阳修剪绿化顶着烈日铣刨路面高温炙烤铺油压路披着夜光划标志线热浪滚滚挥汗如水夜幕下的美丽答卷。
咸宁网讯记者见博、通讯员李传丽报道:“我们先后从公路养护公司调派了50多名养护工人到长江赤壁干堤开展除草清障,提前做好...
咸宁网讯通讯员皮道琦、马俊报道:捡垃圾、除杂草、平整路基、整理林带……9月19日,在高铁岭镇西海村的一条通村路上,保洁员...
通讯员张育明刘爽“除草我们在行,支援簰洲湾江堤除草工作,为防汛做贡献,我们很荣幸啊。”7月20日,清晨七点,天气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