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有这样一位匠人,14年的光阴与刻刀为伴,将一块块普通的木头雕琢成700余件精美的木雕作品,用执着与热爱诠释着“慢工出细活”的真谛。他就是崇阳县木雕手艺人刘明华。
8月18日清晨,记者随同刘明华来到他位于城郊的工作室,走进了他的“木雕王国”。一进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做工精美、美轮美奂的根雕作品。
“这件作品是我五六年前做的一个大型根雕,名字叫作‘盛世清莲’,2022年在咸宁市工艺美术馆展出。”说起他的作品,刘明华打开了话匣子。“像这样一个根雕作品,从泥土清理到雕塑造型再到油漆、打磨抛光,我和徒弟一共创作了45天才完成。”
在刘明华的工作室里,放眼望去,凡是能放东西的地方都被他堆得满满当当,各种木雕原材料、工具。当天,他的工作是打磨已经雕刻完成的屏风,刘明华为它起名为“喜上梅梢”。
“这是顾客定做的一幅金丝楠木屏风,一幅一共是四块,现在我把这一块修光打磨,再进行抛光,再上油漆,这个‘金丝’才能显露出来。”刘明华一边手上的活计不停,一边向记者介绍。
见识了刘明华的精湛手艺后,他带记者来到了他的“展品大厅”,大大小小的木雕作品几乎占满了整个屋子。“这是舞狮戏球、五福临门,这是仙女散花、年年有余,这叫一路莲升……”每一件作品,刘明华都能准确地说出作品的由来和名称。
说到因何与木雕结缘,刘明华告诉记者,他从小喜爱各类传统文化,无论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是早年的工作经历,都让他与木雕结下不解之缘。
“我小时候就喜欢这些工艺品,我以前是个唱戏的,非常爱好民间文化,后来就开始根雕和盆景创作,今年已经是第14年了。”刘明华感慨地说。
为了避免陷入“闭门造车”的困境,刘明华经常外出学习交流,参加各类雕刻比赛,看一看外面的“山外山,人外人”,2019年,在湖北省民间工艺技能大赛中,刘明华创作的根雕作品荣获铜奖。
木雕这门手艺,向来带着几分小众的清雅与深邃。它不仅考验学习者的悟性,更离不开日复一日地勤奋钻研。这几年,陆续有人慕名找到刘明华拜师学艺,然而,能真正沉下心来熬过漫长学徒期、最终学成出徒的,不过两人而已。
刘明华说,做木雕,和做人一样,急不得。一块木头,要先静静观察它的纹理、它的性子,顺着它的脉络走,才能让刀有魂,让木有神。今年66岁的刘明华见过太多“不完美”的木头,一道裂纹、一棵树结,起初或许觉得是瑕疵,可琢磨久了,反倒能借着这天然的印记,雕刻出独一无二的意境。
一辈子与木头为伴,不求作品有多惊艳,只愿每一刀都对得起手里的料,对得起心里的那份踏实。这大概就是木雕师傅刘明华最朴素的人生哲学:慢慢来,用心做,时光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全媒体记者 田明 沈庭萱 通讯员 陈晓叶
编辑:zhusijia
上一篇:
崇阳职校7名学子在全国无人机大赛中获奖
下一篇:
农户种 企业收 崇阳订单农业助力增产增收
(1)毕业合影1989届三.1993年3月,不甘心的他找亲戚借100元钱路费只身一人来到广东打拼,在深圳宝安区石岩一电子厂从品质组...
咸宁网讯通讯员樊梦娜、刘智利报道:今年5月15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30条”中,多个点位与税务机关...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丁琼报道:18日, 58同镇崇阳县信息扶贫服务中心建成投入运行,这是58同镇全国第六家、也是湖北省...
咸宁网讯 (记者叶和平通讯员罗奇) “真没想到,原本是3个月的拆迁工程,不到一个月就拆迁到位了,进入了土地平整和规划设...
”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钱远宗介绍,此次增殖放流是落实长江十年禁捕,保护西凉湖水生态的有效措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作为插花扶贫县, 2018年底,嘉鱼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那一年,因家大口阔而被评为贫困户的程贤功,通过仔细考察、...
咸宁网讯 通讯员 林立:为确保咸宁城区学校长期未启用的供水管网水质安全,打造校园“放心水”。为确保本次开学季校园水质...
崇阳县第三季度重大项目开工仪式崇阳县文体中心崇阳县中小企业孵化园湖北大集重型钢结构制造生产线国文 摄湖北领智年产30万...
咸宁网讯通讯员葛国华、刘智利报道:今年的疫情,让很多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她介绍,自己原来在浙...
咸宁网讯通讯员王进报道:8月25日,崇阳县天城镇河田村李女士,多声谢谢,感谢崇阳县市场监管局、县消委会为她家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