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寿光,南有嘉鱼。”这是业内对嘉鱼蔬菜产业给予的高度评价。自上世纪80年代起,嘉鱼县开始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
近年来,嘉鱼县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9万亩,年产量127万吨,是武汉市四大蔬菜供应基地之一。“嘉鱼甘蓝”近年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越来越受到市场认可。嘉鱼蔬菜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2023年,嘉鱼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组委会授予“中国甘蓝之乡”称号。
嘉鱼县人大常委会如何深耕产业蝶变,让蔬菜产业赋能乡村振兴?3月19日上午,笔者与嘉鱼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畅谈。
精心制定方案 让体系建起来
今年以来,嘉鱼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全省“新春第一会”和省、市“聚力支点建设·代表行动”安排部署,坚持“12345”工作思路,积极组建蔬菜产业代表小组。
3月12日下午,嘉鱼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蔬菜产业代表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标志着嘉鱼县人大常委会蔬菜产业代表小组正式成立。
“组建蔬菜产业代表小组的目的就是助推建立健全嘉鱼蔬菜产业供应链体系,擦亮‘嘉鱼蔬菜’公用品牌,为推进全县蔬菜产业发展走科技之路、质量之路、品牌之路贡献人大代表力量。”嘉鱼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嘉鱼县人大常委会结合省市代表行动动员部署会议精神,立足嘉鱼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精心制定《蔬菜产业代表小组工作方案》,明确以“建好平台、管好基地、护好品牌、运营好产业”为总目标,以潘家湾镇蔬菜长廊为基地,以省人大代表蔡建红牵头的“蔬菜产业链代表工作室”为基础,以湖北金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活动场所,精心制定计划,多形式开展活动,构建了由一名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领衔、相关委室负责人牵头组建、部分省市县人大代表及农业专业人大代表为成员的代表小组工作体系。
精选特色动作 让活动实起来
“我们坚持把‘规定动作’做到位,把‘自选动作’做出彩。代表小组将精心策划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十大活动’。”嘉鱼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哪十大活动?该负责人如数家珍。
开展一次集中学习。学习省市县“聚力支点建设·代表行动”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和嘉鱼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嘉鱼县蔬菜供应链工作方案、潘家湾镇蔬菜长廊基地建设方案等文件精神。
组织一次专题调研。聚焦“一院三中心”(即蔬菜产业研究院、长江流域越冬甘蓝研发中心、绿色防控中心、农机服务中心)和蔬菜长廊、蔬菜主题公园、绿色食品加工园以及蔬菜供应链建设等开展调研。
开展一次入户走访。走访蔬菜产业龙头企业、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大户、农户代表、基层干部等,宣传惠企惠农政策,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惠企政策落实情况,了解蔬菜种植户对蔬菜种植结构、种植品种的意愿及需求,充分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反映群众诉求。
组织一次送科技下乡。宣传蔬菜种植新技术、惠农新政策、蔬菜新品种、新型农业生产资料等。
举办一期大讲堂。组织蔬菜产业专业人大代表回“家”进“站”,举办蔬菜产业大讲堂,向蔬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宣讲蔬菜新品种、种植新模式、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新型农业机械等。
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由蔬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先行试点,依托湖北金润农业新品种展示中心,从中筛选符合嘉鱼气候、土壤、种植习惯且市场适销对路的苗头组合,进行示范推广。
发展一批订单蔬菜。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当地蔬菜经纪人,积极发展一批订单蔬菜生产,有效规避农民种植风险,保障农民增产增收。
策划一次外出招商。坚持“招进来、推出去”,侧重招引蔬菜加工企业,同时对外宣传推广嘉鱼绿色有机蔬菜,提升嘉鱼“中国甘蓝之乡”知名度。
举办一次现场展示。依托金润农业新品种展示中心,适时开展蔬菜机械移栽、新型农机具等示范展示推广。
兴办一批惠民实事。力所能及地为蔬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解决一些急难愁盼问题,助力推进蔬菜产业“一院三中心”等项目建设。
精准有力监督 让代表动起来
连片蔬菜大棚在阳光下泛着银光,自动化喷灌系统洒出的水雾滋润着翠绿的菜苗。分拣车间内,工人们麻利地将打包好的蔬菜装车发往全国。这番蓬勃景象,正是县人大常委会以“代表之力”撬动蔬菜产业升级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紧扣“一名代表一面旗帜”工作要求,创新构建“锚定一大产业、聚焦一个主题、形成一批建议、破解一类难题”履职路径,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以调研破题、以监督聚力、以实干惠民,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过去种菜看天吃饭,现在有代表帮我们找技术、跑销路,收入翻了倍!”菜农李大姐笑着算起增收账。这变化的背后,是人大代表“脚力+脑力”的深度融合。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县、乡三级代表开展“履职进田间”行动,通过入户走访、调研视察、“微询问”等方式,倾听群众心声。
产业升级既要“把脉问诊”,更需“对症开方”。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科技支撑弱、产销衔接不畅等难题,县人大常委会组建“专家型代表+农技骨干”调研组,深入各乡镇“解剖麻雀”。广泛收集群众意见诉求,形成高质量工作建议,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从“纸面建议”到“地面实效”,离不开监督闭环的强力牵引。县人大常委会开展蔬菜产业专题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推动蔬菜产业解难题、破瓶颈、开新局。同时,大力开展进企业、进工地(项目现场)、进乡村(社区)、进代表“家站”,代表议案建议督办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在壮大富民产业、助力产业倍增、加快支点建设中建功立业。
嘉鱼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发挥代表‘三重角色’作用,让履职脚步紧跟产业脉动,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人大力量。”(特约记者 皮道琦 通讯员 黄金波 王云)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嘉鱼不动产登记中心构建便民服务新格局
该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已建成温室大棚80多个,每年可采鲜花500万株,畅销湖南长沙、岳阳、咸宁、武汉等城市,还吸引...
2011年,村民王文书回乡创办骏辉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1000多亩荒山,种植金银花、白芍、射干、美国山核桃等中药材, 20多户村...
咸宁网讯通讯员钟晓阳、刘盖兰报道:“专家到我们合作社,现场指导我们蔬菜种植技术,让我们对搞好合作社更有信心。专家一行...
成立了3个专业合作社(永康种植专业合作社、黄袍山苗木专业合作社、望湖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4家公司(湖北硒丰穗生态农业...
15日,嘉鱼县新街镇晒甲山村乡名堂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 47岁的计生贫困母亲雷炎东在采摘香瓜。
咸宁网讯(通讯员魏世清)连日来,通城县内各电商企业通过持续的宣传推广,帮助石南镇赛公村兵哥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销售了5万多...
12日,赤壁市茶庵岭镇云台山村青青草坪种植基地,工人正对草坪实施除杂、喷灌。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红菊特约记者童金健摄。
2019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
11月28日,嘉鱼县陆溪镇鸭儿湖养殖专业合作社野藕基地,村民袁启星正在挖野藕。
”24日,记者在嘉鱼县官桥镇沙子塘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见到徐仕焱时,他正忙着接待客人采摘鲜桔。”为掌握果树栽培、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