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特约记者刘建平报道:“家乡水好,人好,投资环境更好,今年我们打算回来投身绿色农业,吸纳贫困户就业,示范带动农民致富。”2月1日,通城县百丈潭水源保护与生态发展促进会组织马港镇80余名在外创业人士,深入百丈潭水库周边10个村庄,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共商发展生态农业大计,拉开了“保护百丈潭水源,发展生态农业,向青山绿水拜年”的活动序幕。
百丈潭水库位于马港镇境内,始建于1971年,是通城县母亲河隽水河的主要源头,也是县城10余万群众饮水的唯一水源地。
为增强村民环保意识,共同保护生命源头。去年3月,毛绪武、王建国、胡朝、郑金球、徐胜方、刘江平等10多名马港镇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发起保护百丈潭水源地公益活动,并于8月初成立百丈潭水源保护与生态发展促进会,吸引100多名在外经商创业人士募资60多万元,带动高峰、平湖、金山、潭下等10个村的1000余村民加入到护水志愿者行列。
今年春节回乡之际,在外创业人士自发组织一支队伍,拿着自费制作的500本宣传保水源挂历,巡回到百丈潭水库周边10个村庄,向青山绿水拜年,宣传保护百丈潭水源的意义,问计于民。
高峰村村支书、环保志愿者吴兵告诉记者,作为百丈潭源头村,该村不仅组建了环保队,制订了治污村规民约,还由村里出资购买消毒餐具,方便村民借用,确保村民办理红白喜事一律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同时,村里发展生态林1万亩、生态楠竹基地5000亩,新建生态油茶基地3000亩,发展生态有机稻2000亩,形成了“猪—沼—果”、“猪—沼—粮”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让300多户群众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了近100盏太阳能路灯,有效地保护了水库水质。
据了解,活动当天,参与宣传的在外创业人士现场提出保护水源、促生态发展的意见建议30多条。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通城庙下村微信群联通大民生 “微”出阳光村务
下一篇:
通城为企业发展加油鼓劲 送上新春祝福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