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通城新闻 >> 正文

通城“嵌入式”服务让便利生活触手可及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8-04 08:57

近年来,通城县加快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大力推动资源、服务、力量下沉社区,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全面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同时,积极探索构建多样化建设运营模式,推动公共服务设施有机嵌入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延伸覆盖社区,让社区真正成为群众的幸福家园。

7月24日上午11时,通城县隽水镇秀水社区邻里中心一楼飘出阵阵饭菜香,这座由老博物馆改造的幸福食堂正式开门迎客。走进食堂,明净的取餐台前,30道荤素菜肴正冒着热气;适老化餐桌区,防滑地砖泛着崭新光泽。消毒柜指示灯规律闪烁,墙面上“自选称重2.88元/两”的标牌格外醒目。在取餐区,首批老人已端坐在椅子上翘首以待。

58岁的黄大妈提前半小时就守在取餐区首排,子女在异地工作的她,长期面临独自备餐的困扰。随着食堂开业,她仅需步行200米,即可每日吃到荤素搭配的热饭热菜,彻底告别买菜做饭的烦琐流程。

“孩子们上班远,以前中午自己做饭总要折腾半天,现在走几步路就有现成热乎的饭菜,菜品很丰富,还有免费的豆浆和汤,感谢政府和社区帮我们建这个食堂,心里感到非常温暖和幸福。”秀水社区居民黄荷花高兴地说。

据了解,这家幸福食堂面向社区居民提供早、午、晚三餐服务,早餐定价3-5元;午晚餐自选菜品称重2.88元一两。作为秀水邻里中心的核心服务节点,该食堂首创“五吃”分级服务体系。

“为了让不同群体都能吃上实惠饭,我们创新推出‘五吃’模式,针对普通上班族,有30道菜随便选,2块8毛8一两,吃得实惠;60岁以上老人家每餐直接减3块钱,还有小碗菜,荤的5块、素的3块;低保户和留守儿童额外减5块,保证基本生活。”通城县隽水镇秀水社区幸福食堂负责人李付珍告诉笔者,“对外卖、快递、环卫工等户外工作者,幸福食堂错开高峰,下午1点、晚上8点来,9块9吃到饱;行动不便的居民只要3块钱,志愿者送饭上门。”

幸福食堂的烟火气,只是通城县隽水镇秀水邻里中心焕发活力的一个缩影。这座由沉寂的老博物馆蝶变而来的社区“服务综合体”,正将“嵌入式服务”的理念,深深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

在秀水社区邻里中心,除幸福食堂人头攒动外,专为老年人设立的学习活动场所也备受欢迎,构成了社区“嵌入式”服务的关键一环。在二楼明亮的图书室内,几位老年人正安静阅读。在三楼政策宣讲室内,社区工作人员正通过大屏幕清晰地为十几位老人讲解最新的医保政策;老年课堂上,书法老师耐心指导着学员运笔。在四楼宽敞的舞蹈室,镜面墙映照着居民们轻盈的舞步,舒缓的音乐与楼下的饭香交织,构成一幅生动的社区生活图景。这些功能完善、氛围温馨的场所,正是“秀水社区老年人学习活动场所建设项目”的成果,为社区长者提供了家门口的学习、交流与休闲平台。

“以前这里是个老博物馆,我们顶多路过看看。现在好了,从吃饭、看书、学政策到跳舞锻炼,走几步路全都能解决。”秀水社区居民葛秀霞感慨道,“特别是对我们老年人,不用跑远路,方便得很,感觉社区真的像家了。”

据了解,为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通城县城市更新行动指挥部会同县委组织部,聚焦社区居民公共服务和美好生活需求,将老博物馆盘活改造为“秀水邻里中心”,其成功运营正是该指挥部推进此项工作的生动实践。所谓“嵌入式”,核心在于精准地将居民急需的社区助餐、体育健身、文化休闲、老年人学习活动等服务功能,像拼图一样“嵌入”到社区内部、居民身边,对存量空间进行集约化、复合化利用,让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邻里中心的定位就是‘小而全、精而暖’,像幸福食堂解决‘一餐热饭’难题,图书室、兴趣课堂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政策宣讲、老年课堂提供家门口的学习平台,舞蹈室则关注身心健康。所有功能都围绕社区居民,特别是‘一老一小’的实际需求来设置,力求形成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核心支撑点。这就是‘嵌入式服务’的精髓——让服务触手可及,让幸福近在咫尺。”通城县隽水镇秀水社区邻里中心项目负责人胡乔木说。

从幸福食堂开业,到老年课堂、图书室、舞蹈室等各功能空间的人气聚集,秀水邻里中心正迅速成为社区的新地标和情感纽带。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一种社区治理和服务模式的创新。通过盘活社区存量资源,将公共服务精准“嵌入”居民生活圈,提升了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更显著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通城县隽水镇秀水社区党支部书记邱明表示,邻里中心就像社区的心脏,把活力传递到每个角落。公共活动空间把大家从家里吸引出来,交流多了,邻里关系更融洽了。志愿者送餐、达人授课,居民参与度高了,社区凝聚力自然就强了。这就是嵌入式设施带来的“化学反应”。

下一步,随着更多服务细节的完善和居民共建共治的深入,这座由老博物馆变身而来的“幸福方舟”,必将承载起更多居民的日常温暖与美好期待,驶向更加宜居、和谐、充满活力的未来。

通讯员 刘康 张欢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屋场会上听民声 共话改造解难题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