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记者丁伟、特约记者付婧烨、通讯员刘建平、刘颖报道:近日,记者从通城县举行的“品古瑶新韵 赏金秋盛景”文旅产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通城文旅产业已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提质”,形成“山水有韵、文化有魂、产业有特色”的良好态势。
据介绍,通城地处幕阜山脉腹地,生态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物产资源丰富,既有“三溪九港十八洞”的生态禀赋,又承载“千年古瑶、红色热土”的文化基因。
依托这份生态与文化双重优势,通城县围绕游客多元化体验需求,精心构建“三色”主题线路:古色人文体验之旅——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古瑶服饰、戏剧等文化魅力;红色文化探寻之旅——依托湘鄂赣苏区丰富资源,重温罗荣桓元帅等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绿色山水康养之旅——串联黄袍山油茶园、大溪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景区,成为金秋休闲康养的热门选择。
目前,通城县已形成以古瑶文化、红色印记、绿色生态为核心的多层次景区矩阵,拥有A级旅游景区9个。其中,药姑山古瑶村作为4A级景区,是湖北省独特的古瑶文化核心展示区,黄袍山国家油茶产业示范园、黄龙山风景区等5个3A级景区各具特色,还有大溪国家湿地公园、九井峰茶文化品赏园、善源谷、瑶祖故里大观园等共同支撑起“山水有韵、文化有魂”的旅游态势。此外,通城还成功培育2个省级旅游名村和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并有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为凝聚发展合力,通城县在我市率先成立文化旅游业促进会,吸纳152家会员单位,覆盖“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同时联动本地文艺团体,搭建起“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平台,有效破解了行业发展壁垒。在此基础上,通城还积极深化与周边地区的文旅合作,通过推出旅游一卡通、设计跨区域互游线路等举措,实现区域内客源互送、市场共拓,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更多活力。
当前,通城文旅产业已步入提档升级的关键阶段,当地将重点围绕项目招商、业态融合、品牌创建、消费促进等方面持续发力。
在项目谋划上,通城县聚焦产业链短板,已谋划包括“八百壮士文化园”在内的27个特色文旅项目,并积极利用进博会、异地商会等平台开展精准招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业态提升上,将推动景区康养、研学功能拓展,探索利用涂附磨具、云母产业的领先优势和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深化农旅融合打造研学基地,使工业、农业成为旅游新亮点。品牌创建上,将积极推动“药姑山垒石遗址”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通城打锣腔”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鼓励景区、住宿设施争创更高等级。
未来,通城县还将持续举办各类节庆赛事活动,并着力打造夜间消费集聚区,丰富文旅消费场景,让游客在通城既能感受山水人文之美,也能享受多元消费乐趣。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通城县石南镇中心完小举行消防疏散演练
下一篇:
加快推进城市道路、老旧小区、燃气管道改造项目建设 通城:城市更新绘就民生新画卷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傅辉赵忠志)3月16日, ,市乡村旅游协会推出咸宁市乡村旅游行业自律公约,呼吁各旅游景区(点)、旅...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邹兰报道:为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7月11日,崇阳县组织召开乡村旅游工作座谈会,全...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陈君益报道:8月26日,崇阳县召开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评审会,邀请专家对《崇阳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9-2030...
咸宁网讯(记者陈志茹 特约记者胡剑芳李星 通讯员吴剑)9月3日,咸安区桂花镇刘家桥“古村落保护与活化工作坊”活动在刘家...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朱亚平、通讯员冯景、杨在辉报道:3月31日,我市召开乡村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就联席会议主要职...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陈超报道:采摘作为近年迅速兴起的新型休闲业态,以参与性、趣味性、娱乐性强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为现...
咸宁网讯通讯员张升明、李益多报道:清幽幽的长港河在村前缓缓流过,岸边,是清一色竹篱笆围起来的菜园,时令蔬果长势正旺。...
8月初,记者沿着S360生态旅游公路来到汀泗桥镇星星村三组陈家沟乡村示范点。所谓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三批199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和第一批10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我...
咸宁网讯记者庞赟、实习生龙婷报道: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三批199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和第一批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