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乡村新画卷——通山新一轮三万活动纪实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3-06-05 07:16
面貌新,产业兴,百姓富。
走进通山,我们惊喜地发现这里的农村大变脸,一幅幅新农村的靓丽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
自去年全省启动“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以来,该县大力实施清洁家园工程,147个县直单位工作组进村入户,引导群众开展新一轮“三万”活动,历时半年,交出了一份圆满答卷。
前不久,全省“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聚焦通山。采访团对该县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通山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清风吹拂美景生
放眼如今的吴田村,林木葱郁,香花四溢,村容洁净,美不胜收。“村里建了垃圾池,栽了绿化树,我还被评为十星文明户呢。”吴田村村民徐唐谷说。
2012年12月有14日,市委书记任振鹤冒雪亲赴大路乡吴田村指导“三万”活动,与村民一起参加“洁村”行动,要求“三万”工作组要制定好帮扶规划,“今后要达到什么标准,要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干得了,变化快”。
安排部署全县“三万”活动时,县委书记杜文清要求全县驻村干部要沉下去,脚上沾满泥土,通过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不断转变作风,赢得民心。
于是, 一场以美丽洁净为主题的“三万”活动在通山县全面铺开。干部带头引导作表率,村民积极参与洁家园,在全县村庄大力实施“两清、两建、两化、两创”工程。
从农村垃圾处理、排污问题、绿化除杂、道路两化、文明宣传、农林规划、评先创优等八个方面着手,通山将“三万”活动任务细化到了每一个环节、每一天、每一个人。
建垃圾池、垃圾箱、垃圾填埋坑、发放垃圾转运车、设保洁员、栽绿化树,通山切实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做到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努力打造村容整洁、和谐优美的乡村环境。
环境优美产业壮
走进南林桥镇石垅村下徐湾,小洋楼鳞次栉比,道路整洁畅通,一池碧水映入眼帘,这是该村的污水处理池,每天能处理30吨污水。
两年前,该村还是垃圾满地,污水横流。省纪委“三万”工作组进驻该村后广泛听取民意,大力整治环境。经多方协调,县环保、住建、发改等20多个部门整合帮扶资金1300余万元,建桥,修路,筑沟渠,整环境……一个原来脏乱差的村庄,迅速蜕变成了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据介绍,省纪委“三万”工作组为该村打造生态农业,茭白产业基地、小龙虾养殖基地、黄鳝养殖基地已效益初显。仅小龙虾产业一项年总产可达2.5万公斤,年产值可达50万元以上。
“我家闲散的房子变成了养鸡场,闲散的人有事做了,这多亏了县委老干部局工作组为我们做的好事。”燕厦乡碧水村民陈敬礼由衷地说。
“农民的困难干部最清楚,农民富裕干部最有责任。”县委老干部局驻碧水工作组组长朱希平如是说。
为了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工作组煞费苦心。经过调研,碧水村的地理条件适宜发展养鸡产业,工作组在该村成立了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投资10多万元,发展养鸡户45户,养鸡近万只,人平增收300元。为调整产业结构,还投入资金近30万元建立紫干薯基地、金银花基地、红豆杉基地、玉米基地和羊养殖基地,发展种养殖业,极大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美了环境,壮了产业,兴了经济,富了村民。昔日贫穷落后的碧水村,已变成乡亲们的幸福家园。
“三万”活动结硕果
该县通过创新机制、宣传引导、典型示范、文明创建、上下联动,省市县三级“三万”工作组住农家屋、吃农家饭,与村民同劳动谋发展,大力整治乡村环境,共建幸福美好家园,全县“三万”活动取得了 “全覆盖、广参与、低成本、普受惠”的良好效果。
据统计,半年时间,全县共投入村庄整治资金9500万元以上,清运垃圾2000 吨,清理沟渠115公里,新建、改厕310间、改厨3500间、改沼气池456口,安装路灯3000盏、栽植绿化树木107万株、整修村级道路213公里、改建农村危房1200栋、建设乡镇垃圾填埋场102个、配置垃圾转运车490辆、走访困难群众15000人次、发放慰问金93万元。
目前,该县初步建立了农村环境整治的十项长效机制,即:两级联保机制、两清洁净机制、两排消化机制、两拆违章机制、两建环保机制、两化美绿机制、两亮靓明机制、两创评选机制、两优共建机制和两金筹措机制。
村村优美、户户创业、处处和谐的乡村图景展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我们相信,通山新农村建设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陈慧东)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通山县洪港镇建“问题档案” 化解群众矛盾
下一篇:
通山县未雨绸缪防大汛 强化对抢险队伍培训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5-03-27
-
2025-03-27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