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八喜、明洁报道:四月中旬以来,通山县近千名驻村干部顶风冒雨,再入户、再调查、再核实,进一步查漏补缺,完善贫困户基础台帐资料,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该县不断创新模式,因户施策。根据贫困户因灾、因病、因学、因房、因残等主要致贫因素,以及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等派生因素,在原有扶贫的五种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出板桥村“资源共享”、高坑村“委托帮扶”、上仇村“四方联动”、新庄村“抱团发展”、大路孔雀庄园“寄养带动”、通山在外各商会回乡“一带一帮”等模式。高坑村将27户贫困户委托给恒富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香菇种植技术和鲜菇收购,每个菇棚1000筒可实现年收入1.6万元。
对因学贫困家庭,给予重点关注,安排教职工定人、定向结对帮扶,开展学业辅导、生活引导、心理疏导,并落实好学费减免和补助生活费政策,大力推广教育扶贫基地模式,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子女享受到城市一样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对因病贫困家庭,落实好贫困人员免费参保,实行住院补偿“零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或减免费用。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兜底,通过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两手抓,发挥惠民政策的整体功能。
通山县今年需要易地扶贫搬迁2122户,6401人。该县改变传统作法,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以就业和增收为核心,实施“交钥匙工程”。主要抓好搬迁对象精准、规划编制精准、政策把握精准、脱贫措施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时间节点精准等“六个精准”重点工作。在搬迁对象识别程序上,严格步骤和要求,公开宣讲搬迁政策、公开评议搬迁对象、张榜公示搬迁对象,把知情权、评议权、监督权交给群众。特别是在群众评议环节,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尽可能让评议的范围大一点,确保有搬迁意愿的一个不落,不符合搬迁条件的一个不进。同时提前对搬迁群众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就业创业及社保兜底等做好谋划,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因人施策,与搬迁工作同步推进,做到既要“挪穷窝”,也要“换穷业”、“拔穷根”,最终通过彻底改善搬迁贫困群众生活居住环境和生产发展条件以实现稳定脱贫。
背景链接:
作为省级重点贫困县,通山县有47个贫困村,15682户、44792人因各种原因尚在贫困中,贫困人口众多且分布广泛。通山县委、县政府按照“精准扶贫、三年决战”的总体要求,规划2016年实现8740户、2.5万人脱贫,2017年基本消灭贫困。
为了打通扶贫攻坚“最后一公里”,通山县坚持规划引领,重点扶持,科学制订县乡村户四个层面的精准扶贫规划计划,做到县有规划、乡村有计划、农户有卡册,并且将制定的规划、计划精准到乡镇、精准到村、到户。全县47个重点贫困村,每个村都有一名县领导联系挂点,有一个县直单位驻村,并选派了第一书记加强领导。对重点贫困村,帮助选准1至2个主导产业,实行财力倾斜扶持,每个村由财政给予100万元以上扶贫资金;同时通过整合部门资金、带动金融资金撬动社会资金等,确保重点村发展资金有保障。对全县15682个贫困户,实行“一对一”帮扶,为每个贫困户选准1至2个增收项目,按照县委县政府出台的产业奖补办法和贷款办法,及时保证资金到位。真正实现基础设施、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结对帮扶“五个到村到户”。
编辑:Administrator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程慧、通讯员钱成成报道:10日,通山县大畈镇杉木园村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内,回归创业人士阚绍斌...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程慧、通讯员吉细满、周敏报道:“如今这街道变得干净多了,不仅每天有人定时清扫,还沿路设置了...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 阮绪华、阮海琼报道:20日,通山县九宫山风景区启动新一轮环境整治行动,向各类影响景区环境的“顽症”...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特约记者陈卫民、通讯员徐世聪、徐丽、何文报道:“儿子习惯了扶贫的缺席,妻子也习惯了丈夫的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