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 汪琼辉、陈国华报道:4日,在湖北富民农业生态园,工人们正抢抓晴好天气锄草、搭棚,几辆大卡车不时穿梭园区内,运送基础设施后期建材。
该公司位于大路乡新桥冯村,总投资约1700万元,建有茶花园和果园,种植了杨梅、葡萄、草莓、猕猴桃等10余个优质有机果品。公司结对帮扶当地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50多个。公司将闲置山地流转,村民每年可坐收土地租金;山地联合入股,可享受公司发展带来的利润分红,成了贫困户开启致富之门的“金钥匙”。
“公司的有序运转,多亏了政府提供的200万元精准扶贫贷款!” 公司总经理陈国庆言辞满是感激。
陈国庆提到的“精准扶贫贷款”,是通山县农商行推出的扶贫信贷产品——“精准脱贫贷”。该产品针对两种创业对象,对自主创业的贫困户,考虑其经济承受能力,由财政贴息,提供10万元以下贷款;对带动贫困户致富的大户,根据其实际需求和带动贫困户就业情况发放贷款,贫困户每年还可参与3000到5000元的分红。
燕厦乡马桥村58岁的华成劲夫妇均为残障人士,主要靠捡拾垃圾和政府救助款维系日常生活。华成劲的儿子勤劳肯干却苦于资金缺乏,农商行了解情况后为其选定养牛项目,办好贷款手续后不到3天,为其发放5万元“精准脱贫贷”,购入7头牛,年纯收入逾3万元,已成功“摘帽”。
银行和企业“联姻”,与贫困“结亲”,成了企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源头活水”。
“只有形成涉农金融机构唱主角,政策性银行、村镇银行为配角,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共同参与的扶贫格局,才能有利于扶贫攻坚的整体推进。”县金融办主任许善才说。
眼下,除农商行的“精准脱贫贷”外,农行的“农户小额贷”、建行的“助保贷”、邮储行的“扶贫贷”、湖北银行的“股权质押贷”、“电商贷”等,根据不同产业、行业特点量身定做扶贫信贷产品,直接向有创业项目和还款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放款,加快了脱贫攻坚步伐。
信贷扶贫资金的投入,进一步调动了财政扶贫的支持力度,出台和实施的多种产业扶贫奖补政策,充分发挥了信贷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截至今年5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协调政府共发放奖补资金近亿元,一批以“市场+公司+基地+农户”为经营模式的特色产业初步形成。
政策、资金均已到位,如何保障贫困户切实享有这一“福利”?
“根据贫困地区贷款风险、成本和核销等具体情况,在责任追究上,对扶贫贷款和商业贷款区别考核。”县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推行、落实尽职免责制度,适当提高扶贫不良贷款容忍度,有效解决了信贷人员不敢发放、不愿发放扶贫贷款的问题。截至5月底,全县共发放精准脱贫贷款1442笔,12824万元,“贷”动了近千户贫困户致富。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通山县创新方式切实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
下一篇:
通山纪委监察局机关干部到大畈镇白泥村助农插秧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记者 李思源 通讯员 赵赳) 12月26日,通城县中医医院骨伤科在历经2个多月的全新装修后正式开业,科室...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 徐世聪、成恬报道:“原来纳税失信人的危害这么大,我们以后再也不会欠税漏税了!”近日,通山县某房地...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 雷素慧报道:11月14日晚间,以“环境治理怠在哪?”为主题的第七期咸宁电视问政在通山县职教中心报告厅...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 全建兰、舒林芬报道:近日,在县国税局、县地税局的共同努力下,通山县初步实现了国地税业务通办,由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