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香城都市报记者刘会文) 6月15日,通山县政府组织环保、畜牧、国土、住建、林业、工商、黄沙铺镇、督查室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来到通山县黄沙铺镇梅田村,对近一年多来,梅田片区出现近30家大小养殖场,造成当地村民生活环境出现严重污染,挥出重拳整治进行现场办公。
6月5日,咸宁日报刊发内参《近30家大小养殖场扎堆通山梅田》后,引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市长王远鹤,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张方胜分别作出批示,要求通山尽快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整治,还人民群众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6月9日,通山县委书记石玉华、县长陈洪豪也相应作出批示。
近两年以来,共有1.3万人的梅田片区(含下陈、梅田、泉塘、毛杨4个村)兴起了畜禽养殖业,一个方圆不到10平方公里的地方,大大小小的养猪、鸡场场达近30家。其中养猪500头、养鸡万羽以上规模的就有17家,每隔不到2公里就能看到一家大型养殖场,仅梅田村一个村就冒出8家,毛杨村也有6家。不少养殖场是建在饮用水源地上游,直接威胁当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加之当地村民又习惯性把生活垃圾直接倒入流向阳新县境内王英水库的梅田河和毛杨河,长年累月的堆积,造成垃圾遍地、苍蝇飞舞、臭气熏天。当地一位刘姓村民说,过去可以洗菜洗衣的清水河,现在连脚也不敢洗了。
记者在通山县环保局提供的一份《关于梅田片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问题整治工作方案》中看到,这17家养殖场,有13家未办理环评审批手续,只有2家符合环保要求并验收,2家还未验收。距居民区500米以内不符合审批条件的有5家。
通山迅速成立了以副县长金大德为组长,县应急办主任、环保局局长为副组长,县环保、畜牧、黄沙铺镇、住建、工商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梅田村委会挂牌办公。
当天,副县长金大德带队冒雨实地察看了梅田河河道垃圾及一家靠近居民区不到500米的大型养鸡场的卫生情况,对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表示了极大的担忧。在随后的座谈会上,他掷地有声,要各部门迅速行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倒排工期,合力整治,不留情面,不留死角。
记者在通山县出台整治方案中看到:通山县环保局将对未经过环评审批正在违法建设的2家规模养殖场和1家非规模养殖场,责令其立即停止建设。对5家不符合选址条件已投产的规模养殖场依法责令限期关闭搬迁。对既未办理环评手续又未建设环保设施且已投产的规模养殖场和非规模养殖场,责令其完善环保手续,限期建设污染防治设施。
通山县环保局局长说,针对梅田片区养殖业泛滥,造成环境污染这一现状,环保部门将用铁腕治污,决不手软,所有未达标排放的,限期整改,逾期仍不整改到位,进行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后仍不达标,强制关停。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