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通山县富创家庭农场老板梅前皇脸上总是挂满笑容,自从获得“枇杷王”称号以来,从通山县城、黄石、武汉等地的游客一波接一波慕名而来 ,到农场进行采摘游玩。
“枇杷王”称号源自第三届枇杷旅游节。5月23日,在节会上,梅前皇精心培育的枇杷现场称重,以单颗86.5克的重量力压群芳,以领先上届单颗最重枇杷14.5克的成绩,赢得新一届“枇杷王”桂冠。
了解的人都知道,“枇杷王”的称号并非徒有虚名,而是梅前皇毕生践行的绿色种植理念,所带来的丰厚回报。6月17日,笔者辗转来到燕厦乡燕厦村,在三面环水的农场里听梅前皇讲述他的绿色人生。
生长在富水湖畔的梅前皇,自小对花草树木情有独钟。1986年,从县职高毕业的他,回到家乡公营柑桔场任技术专员,此后10余年,梅前皇一直与柑桔为伴。2003年,企业改革浪潮席卷到库区桔场,梅前皇承包下“东风桔园”,拉开了单打独斗的人生篇章。
整地除荒、移除老树、引苗培育……梅前皇发动所有亲戚,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硬是使荒废了多年的老桔园重新焕发了生机。然而一次干旱减产,让他彻底决定转型升级。
2005年盛夏,酷暑高温天气笼罩着大地,梅前皇新开辟的200余亩桔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加上高温引发的病虫害,近2万株幼桔树遭受了灭顶之灾,巨大的打击没有击垮梅前皇,痛定思痛,这位朴实的汉子不再选择从外地调苗,而是一心培育起耐旱防虫的高效桔苗。
在拜访了外地种植专家后,经过数月的钻研实验,梅前皇将本地桔子苗与外地苗进行扦插嫁接,自己育种移栽,实验终于取得成功,同时,他在桔树下面套种西瓜、中药材,林间放养山鸡,走深耕细作,立体化种植之路,一举取得成功。2008年,农场栽培的桔子、油桃等水果大规模挂果丰收,终于,农场慢慢扭亏为盈,走上了正轨。
此后8年,梅前皇的农场迎来了黄金时期,他种的水果毫不愁销,成了当地最炙手可热的产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种老化、果树枯萎等问题不期而至。
这没有难倒梅前皇。2016年,他从肥料上开始突破,摒弃原先的化肥复合肥,选择有机肥、农家肥、绿肥混合使用,在果子挂果、成熟等节点追施微量元素肥,并不再使用高浓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还配以有效的灌溉和管护,又一次,梅前皇的绿色改革取得成功,种出来的柑桔、枇杷、桃子等水果个大肉甜,品质品相高人一等。2017年开始,上门收购等水果的车辆不胜枚举,队排如龙。
绿色革命的故事还在诉说。2016年底,为保护富水湖水质,县里发出号令,大规模拆除网箱和湖叉围网养鱼,望着200余亩围叉、20余口网箱里白花花的鱼,拆或者不拆,让梅前皇陷入了纠结中……
“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湾清澈的湖水!”思索了一晚后,梅前皇主动配合政府工作,带头拆除了所有的围网和网箱,成为全乡拆网工作的标兵。
30年的精耕细作、播绿植绿得到了大自然的馈赠,不断释放生态效应的梅前皇慢慢积累了一个“绿色王国”——400余亩果林,涵盖了8大类15个品种的水果生机勃勃,长势良好;300余亩2万余棵桂花、香樟、紫薇等苗木花卉绿绿葱葱,一派繁荣,上门求购水果和苗木的商贩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我要带动乡亲参与到农场发展中来……”展望未来,梅前皇说,未来将建一个集餐饮、民宿、垂钓、采摘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让绿色的生态红利惠及更多的乡亲群众。(通讯员 徐世聪 朱丽莹)
编辑:hefan
上一篇:
扶贫扶志扶产业 用心用力用真情 —— 通山县探索实施“三双”扶贫纪实
下一篇:
国网通山供电公司优化营商环境 当好客户“电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