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大畈镇隐水村位于富水湖畔,杭瑞高速穿村而过。两年时间,这里已蝶变为“全国文明村”“国家AA级旅游景区”,村集体经济收入跃升26%,一幅“产业兴、环境美、乡风淳、百姓富”的和美画卷正生动铺展。
这背后,是湖北省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以“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三把金钥匙开启的振兴密码。
问需于民,找准振兴起点
“以前这桥破得让人提心吊胆,现在过桥踏实多了!”站在焕然一新的隐水桥上,村民的感慨道出了最初的心声。工作队扎进田间地头、农家院落,40余场“屋场连心会”开在村民家门口。“古民居保护是我们全组最盼的事。”在案坑湾,村民袁观胜指着斑驳的明代老宅急切呼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工作队迅速行动,将隐水村纳入全县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协调资源修复20余栋400余年历史的古建筑。村民们热情被点燃,袁修刚捐出50箱矿泉水,37户村民自发投工投劳。荒废的山坡也借势获新生,158亩砂糖橘基地郁郁葱葱,昔日的忧心变成了发展的安心与信心。
问计于民,激活内生动力
振兴之路,如何走稳走实?工作队的法宝是向群众要智慧。“拆旧桥通水渠,整水塘保灌溉!”村民座谈会上,两条朴素的建议被郑重写入规划,迅速落地。这种“群众点单—专家论证—合力攻坚”的机制,成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这把钥匙,打开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工作队深挖千亩油菜花海与隐水洞等景区资源,精心策划“春日漫游会”。今年三月,金黄花海变身“春日摄影棚”,红色研学、千人乡宴、趣味闯关等活动精彩纷呈,单日吸引游客超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量突破280万。
“村里帮我硬化了入厂路,腊肉厂年销60万元。”“90后”创业者阮长辉的腊肉厂在帮扶下提档升级。引入的新能源充电站、厨师培训学校、“重走红军路”研学、民宿集群等新业态多点开花。两年来,村集体经济收入从46.2万元增至58.35万元,整村获评国家AA级景区,农文旅融合年经营收入超2400万元,带动120余名村民家门口稳定就业。
问效于民,共筑和美家园
振兴成果,最终要由人民共享、由人民检验。在焕然一新的杭瑞高速高架桥下法治广场,村民焦福妹和邻居悠闲健身:“过去这里尘土飞扬、乱搭乱建,现在成了大家的‘后花园’。”这一蝶变,源自工作队对环境整治“硬投入”与文明培育“软浸润”的双重发力。
创新建立的“积分超市”成为调动村民积极性的妙招。“房前屋后扫干净、评上‘最美庭院’就能换生活用品,大伙儿都乐意干。”通过卫生评比、投工投劳换积分,村民从环境整治的“旁观者”变成了“主人翁”。13个湾组实现“三务”公开全覆盖,“四议两公开”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百余起。文明乡风也在深耕厚植,连续举办乡村文化节,评选“好婆婆”“好儿媳”,制定红白事倡导性标准,人情负担明显减轻。今年以来,村集体更拿出7.2万元为全村180名70岁以上老人全额缴纳医疗保险。这份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让隐水村在去年荣膺“全国文明村”称号,其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获全省推广。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两年来,工作队不仅协调推动8500万元重大民生项目落地,更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回应期盼:推动危房改造、饮水双入户惠及全村608户;将67条村民“金点子”转化为12项村级管理制度;依托“湾湾响”广播实时收集民意,对低满意度项目由村支书领办整改。
如今的隐水村,蓝图愈加清晰。农旅综合体建设启动,国家3A级景区创建提上日程,目标是让“流量”真正变“留量”。省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以“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扎实实践,不仅擦亮了隐水村的幸福底色,更书写了一份为民惠民的生动答卷,为千村万户提供了可借鉴的“隐水方案”。(通讯员 唐成)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通山税务精准施策规范纳税
下一篇:
争做社会发展引领人 通山县各级人大代表各显其能兴乡村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 周阳)“小伙子手艺不错,剪了头发之后,我感觉清爽多了。”在市区文笔路区电信公司附近,一家名为“尚...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 周阳)“小伙子手艺不错,剪了头发之后,我感觉清爽多了。”在市区文笔路区电信公司附近,一家名为“尚...
20日中午,去朋友家做客,碰到准备安装空调的周波和他的同事。
20日中午,去朋友家做客,碰到准备安装空调的周波和他的同事。
邓昌炉“3·5”学雷锋日,市区160辆出租车变身“救护车”。为了拯救一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男童,咸宁“90后”妈妈捐献造血干细...
尹峰在万物复苏、春和景明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第109个国际劳动妇女节。全国人大代表、“90后”女村官程桔,倾心尽力为企业...
采访时间:4月10日采访地点:秀玉红茶坊采访人物:“90后”柳夜, 5年前读书时接触到陶艺后,便深深迷上了这门艺术,成为了重...
据悉,近年来,赤壁市委组织部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扎实推进组织系统自身建设,以“五型机关”创建为载体,坚持学习...
据悉,胜利茶厂茶旅融合体项目投资3000万元,主要建设茶叶加工坊、文创商店等,打造集茶叶加工、品茶、茶膳、产品展示和售卖...
在她看来,传统手工艺制作出的发饰承载着一种生活美学,她要坚持做下去,让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