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通山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15—16万亩。当前正是该县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期,通山县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们正在开展一场“虫口夺粮”的攻坚战。植保无人机在空中划出精准航线,物联网监测设备24小时“把脉”田间,一套“天上飞、地上查、云端管”的立体防控体系,为全县16万亩水稻筑起安全屏障。
7月31日,大畈镇隐水村村民方家水在自家种的6亩水稻中发现虫害,当天就迎来了县里的农技专家。从虫情诊断到无人机施药,一条龙服务让他直呼“没想到”。
方家水说:“以前我们每天只能打五、六壶,有了无人机后一天能打几百亩,打药的效率比人工要高得多。技术员还指导我们怎么识别病虫、准确配药,无人机控制效果也有保障,增长了我们种好粮食的信心。”
高效防治的背后,是农技人员用脚步丈量出的责任担当。顶着烈日,踏着泥泞,他们穿梭在稻浪之间,一株株查看苗情,一片片监测虫害,用专业与汗水守护着每一株稻穗的成长。
县农业农村局植物保护站站长陈从良介绍:“根据我们植保站的田间调查和检测数据的综合分析,我们目前正在全县组织中稻病虫的统防统治,通过统一防治,精准配药,把好防治的关键窗口期,确保秋粮生产安全。”
科技赋能,让田间管理更“智慧”。县农业农村局通过物联网监测设备,24小时不间断地对病虫害进行“智能诊断”。一旦发现异常,预警信息即刻直达农技专家和农户手机,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这套系统病虫害识别准确率超过95%,防治效率提升40%,为粮食安全加上了一道“科技锁”。
科技手段的运用,离不开作风的转变。通山县农业农村局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精准的技术服务,为粮食稳产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强保障,将作风建设成效切实转化为解民忧的实际行动,用“铁脚板”走实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陈从良说:“我们始终坚持深入基层‘一线工作法’,减少会议报表,增加实地服务,真正把技术送到农户手里,把问题解决在田间,确保粮食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截至目前,通过“科技+服务”的模式,全县已累计完成水稻统防统治15000余亩,发放高效低毒药剂24000包,开展农技培训10余场次。这片在科技护航下的稻田,正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通讯员 明洁 汪盈盈 阮班浩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坐窗听民声 服务焕新颜
下一篇:
屋场会里话新风移风易俗润民心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庞赟)2月22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做好低温阴雨寡照天气的防范应对工作,...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阮泽华报道:5日, , 2019年全市力争农业总产值达到346亿元,增长3%。2019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坚持...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邹兰报道:当前,正是春耕备耕的大好时节,崇阳县广大农户开始忙着选购农资,种子市场也迎来了销售旺季。...
26日,市农业农村局在淦河同心桥河畔举行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夏正锋通讯员邓文君摄。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葛建伟通讯员江元胜樊飞跃)看生产日期是否过期、闻食品气味是否有异味……近日,咸安区农业农村局...
咸宁网讯通讯员周欢报道:近日,市农业农村局开展了全体在职干部职工关于“内练修养、外强本领”集中讨论活动。做到优质高效...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陈婧通讯员邓文君)7月30日,咸宁市第二届“绿色田野杯”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初赛在市...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黄沚瞻报道:为了保护生态、净化水质,维护水产业可持续发展, 8月16日,县农业农村局在青山水库开展增殖...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宋文虎通讯员申丽萍)8月28日, , 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会场活动将于9月23日在通山县南林桥镇石门...
咸宁网讯通讯员熊琦报道:“购买农资时一定要认准正规商家,遇到假冒伪劣行为可以拨打嘉鱼县农业农村局电话6350307进行举报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