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通山县南林工业园内,机器的低鸣与安装设备的碰撞声交织,新落地的厂房骨架已渐成型。隔断墙板的拆除与墙面处理接近尾声,崭新的设备正被精准地安放进规划好的位置……这是梦翼大载重无人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的现场。这一幕,生动诠释了楚商回归与地方服务的双向奔赴。短短36个日夜,从初次接触到项目签约,一个总投资5.5亿元的产业火种,已在通山热土上熊熊燃起。
汪超,一位从湖北孝感走出的楚商游子,心中始终烙印着在家乡创业的情怀。作为梦翼无人机科技(武汉)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曾在珠三角、北京、云贵高原等地辗转20余年,历经创业艰辛,却从未忘却对故土的眷恋。今年,一份来自通山县的邀约,点燃了他回归的激情。
汪超带领梦翼团队突破技术瓶颈:半固态电池让续航提升30%,大载重设计瞄准300公斤级,解决了山区物流和消防应急的痛点。未来三年,他还计划攻克400公斤载重、混动技术乃至载人自动驾驶航空器,汪超常说:“核心技术是底气,创新驱动是灵魂。”
而通山县的招商引资速度,则为汪超的梦想插上了翅膀。4月25日,通山县招投中心首次伸出橄榄枝。短短36天后,总投资5.5亿元的梦翼大载重无人机项目正式签约落户通山县南林工业园。刷新了通山县重大项目招引速度的纪录。
速度背后,是通山县各部门的全力推动。项目签约后,通山县立即启动系统性机制创新,推行“六个一”服务闭环——一名县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协调机制、一笔专项经费、一抓到底。这套机制将服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赋能”,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强化保障,体现了“请进来、服务好、助投产”的营商环境精神。仅用时两个月,厂房隔断墙板拆除及墙面基层处理基本完成,设备安装紧锣密鼓进行中。汪超感慨:“这36天,让我真切体会到通山创业的温度与速度。”
通山县招商不止速度,更大的是力度。项目采用“研发在武汉、转化在通山”的区域协同模式,将武汉的研发优势与通山的产业化能力无缝对接。这为梦翼无人机嵌入全球供应链奠定了基础。
今年上半年,该县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8个,同比增长66.67%;投资额增长21.65%;新开工亿元项目30个,新进项目开工率达78.95%,创历史最高值。数据背后,是通山县以“高位推动+流程再造+要素护航+政企同心”的机制,吸引楚商回归的坚定决心。
(通讯员 徐世聪)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通山:凡人善举点亮山城
下一篇:
把“课堂”设到项目现场 通山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墩苗壮骨”
下一步,嘉鱼县科经局将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收集企业技术需求,寻找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技术,宣传支持政策,积极推...
湖北赛区赛事由湖北省科技厅联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委金融办、团省委共同主办,省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中心承办,...
咸宁新闻网讯(通讯员郑远威)近年来,为吸引大学生、科技和文艺人才来咸创新创业,咸安区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
据悉, “香城杯”创业创新大赛旨在加快实施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整合创业创新资源,鼓励和引...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陈志茹通讯员潘勇)近日, ,我市日前印发了《关于实施香城创业3年计划(2018—2020年)促进全民创业...
咸宁网讯(通讯员刘娜)近日,通城县人社局SYB创业培训班在该县就业训练中心正式开班,本期参训学员达60余名。据了解,通城县...
咸宁网讯记者周阳、通讯员李晓惠、陈慧君报道:12月9日,湖北省第四届“工友杯”职工创业创新大赛决赛传来佳音,咸宁市艺竹情...
■“小富难安” 外出创业大学毕业的贺慈, “小富”后并没有停止创业的脚步,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外出创业,继续帮助或承包一些...
据悉,此次大赛由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经信局和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旨在激发广大职工在...
据了解,一直以来,市总工会大力支持创业创新大赛的举办和持续推进,推动双创工作深入进行,不断扶持培育中小企业创业创新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