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记者阮智愚、通讯员方盈颖、阮雅难报道:9月4日,位于通山县大畈镇板桥村的阳春园食品加工车间里,一派忙碌景象。随着揉馅、定型、沾芝麻等多道手工工序有序进行,一块块金黄酥脆的“大畈麻饼”走出加工车间。
“快到中秋了,‘大畈麻饼’的订单激增。”阳春园食品厂负责人章晓建介绍,“大畈麻饼”作为深受通山群众喜爱的传统节令食品,每年9月中旬进入生产和消费旺季。
通山素有“七月半、麻饼香”的民谚。目前,阳春园食品厂“大畈麻饼”生产线开足马力,为迎接中秋的消费高峰加紧生产。在2600多平方米的无菌车间内,100多名员工戴着帽子、口罩,用传统的手工工艺加工“大畈麻饼”。
“我们加工麻饼的原料,如山茶油、芝麻、柑橘皮等,多数来自本地,是不含食品添加剂的健康食品。”章晓建介绍,使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大畈麻饼,金黄酥脆、皮薄馅足、甜而不腻。
近年来,阳春园食品厂作为坚持手工生产麻饼的专业厂家,在生产“大畈麻饼”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发出“香脆饼”“桂花酥”等地方特色食品,进一步打响品牌、开拓市场。
“桂花酥、香脆饼是常年生产销售的产品,主要通过线上网点和线下商超进行销售。”章晓建介绍,公司还开发了旅游体验项目,开展研学、文旅等体验,将食品加工与旅游观光进行对接。
据了解,在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阳春园食品厂立足地方特色优势,先后建设2600平方米无菌厂房、2000余平方米手工体验区,年产销收入达5000万元。同时,安置就业300余人,带动50余户农村家庭发展芝麻、油茶、油菜种植,走上致富道路。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从“凤还巢”到“群凤栖” 通山加快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王丰风报道:15日,第27届中国食品博览会暨中国(武汉)国际食品交易会在武汉国际会...
《天下咸宁》《竹乡人家》《桂花姑娘》《盆鼓情》等一首首咸宁地方特色原创歌舞轮番上演,向新中国70华诞献礼。
同时积极将地方特色食品消费元素嵌入夜间经济、特色餐饮集聚区、大型商业综合体等消费场景和载体。
昨日,咸安区高桥镇文化广场,由市委文明办和市文旅局联合主办的“春到万家——迎龙年·过大节咸宁市2024年‘村晚’示范展示...
1月24日,咸安区高桥镇文化广场,由市委文明办和市文旅局联合主办的“春到万家——迎龙年·过大节咸宁市2024年‘村晚’示范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第一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哈尔滨红肠、孝感麻糖等39个地方特色食品产...
通山阳春园麻饼厂立足地方特色开发了多款口感差异化麻饼,销售覆盖全国市场。
本届旅游推介会通过钓鱼比赛、民俗文化演出、农特产品展销、自助烧烤、欢乐亲子游、富水湖游览等极富地方特色的活动,让广大...
7日,通山县阳春园观光主体楼食品加工车间,一锅香喷喷的麻饼即将出炉。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红菊特约记者孔帆升摄。
图为人保财险公司工作人员深入基地了解白芨生长情况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 叶和平 通讯员 丁江霞 任小丹) “这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