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记者 鲁芳 通讯员 郑燎燎 程思 文雅)“在秋季,竟能尝到如此清甜的冬桃!”今年“十一”假期,通山县燕厦乡新铺村的香满园农业公司桃园里,迎来了一波波体验采摘的游客。颗颗饱满的冬桃压弯枝头,工人们正熟练地为桃子摘去套袋,让果实充分沐浴阳光。
“我们这批冬桃的甜度能达到20%,采摘期可持续到12月初,储存得当的话,甚至能留到过年。”园区负责人、返乡创业的成传学一边带游客参观,一边介绍。这位“60后”的新铺村人,早年曾在黄石从事建筑工程。2019年初,他响应家乡号召,毅然回乡创业,成为带动乡亲共同发展的“领头人”。
看到村里不少耕地闲置,成传学从村民手中流转了400多亩撂荒地,并多次自费赴贵州、陕西、湖南、山东等地考察,引进了甜竹笋、蜂糖李、太秋甜柿等数十个特色水果品种试种。在湖北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他最终选定在南方较为少见的冬桃作为主力品种,并搭配早熟的黄金蜜、中熟的白玉桃等,构建起分批次成熟的桃园体系。
经过五年摸索,桃树从去年开始陆续挂果,今年迎来首轮丰收。“从5月20日到现在,不少江西、阳新的游客专程过来,已经卖了十多万元。”成传学笑着说。这份“甜蜜事业”也实实在在地惠及当地村民——园区每年支付的人工费用就超过20万元。
产业效益初显,也为新铺村的农文旅融合按下“加速键”。该村地处燕厦乡东侧,通山县与阳新县交界处,通村二级公路与G106国道、大广高速互联,交通优势明显。除蜜桃种植外,公司还同步发展高密度水产养殖,已建成两个共20余亩的鱼塘,今年投放的2万尾鳜鱼、鲈鱼苗,预计四个月即可上市。
“接下来我们计划发展桃罐头、桃酱等深加工产品,同时结合采摘、农家乐、垂钓,做活乡村旅游。”新铺村委会负责人介绍。今年6月,他与成传学专程赴蕲春考察农家乐项目,目前已规划投资60万元,在园区内建设农家乐木屋和果品包装车间。项目已完成“三通一平”,进入招投标阶段,预计春节前竣工。
这一规划也吸引了该村在外企业家陈迪榜的关注。在武汉经营轻工机械设备公司的他,主动提出合作意向:由他提供深加工设备与技术,村里提供原料与人力,共同把“蜜桃经济”做大做强。
一颗冬桃,甜在舌尖,暖在心间。这条从田间地头生长出的融合发展之路,正为新铺村铺就通向共富与振兴的崭新未来。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从“问题清单”到“幸福清单” 通山“万人洁城”解民忧 小巷三天换新颜
下一篇:
岗位送到家门口 就业服务暖人心
守在山里18年,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如今生机勃勃、硕果累累的“花果山”, 6只小羊繁殖为规模化的300余只,陈安晚依然不改其...
9月开学季, “60后”大叔、账号名为“文生同学”的王文生进入大学,他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更新了军训日常。”华西都市报-封...
11月17日, 2023“一带一路”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大会展览展示活动在赤壁市人民广场开幕。
寒风细雨中,走进通山县南林桥镇石门村,入村的是宽敞的柏油马路,远远地,一个从三面看都是“门”的大字被雾气笼罩着,让人...
“没有县里、镇里领导的帮助,没有这么好的扶贫政策,我不可能脱贫,也不可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农家乐里,当季时令蔬菜,...
咸宁网讯通讯员李露、卢金勇报道:近年来,通城县充分挖掘内冲瑶族村的资源禀赋,县委县政府与城发集团旗下隽达旅游公司合作...
咸宁网讯 记者王麒、通讯员周泽宇报道:8月13日,走进嘉鱼县官桥镇朱砂村大屋梁,只见一栋栋各具特色的民宿和饭庄沿着田野大...
以农业现代化、品牌化、标准化、生态化、景区化为抓手,深入挖掘资源潜力,在开发标准化种养基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品加...
以农业现代化、品牌化、标准化、生态化、景区化为抓手,深入挖掘资源潜力,在开发标准化种养基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品加...
咸宁网讯记者饶敏、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董静报道:前拥古树群落、农耕遗迹,后依奇石林、大竹海,沥青路、水泥路通户达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