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记者 鲁芳 通讯员 程思 余曰储 阮建军)近日,通山县成功签发“鄂林碳票(咸宁)开发项目(第一期)”,并同步获得该县农商行1亿元的授信支持。标志着通山在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何为“林业碳票”?简单来说,它好比一片森林的“碳汇”资产身份证。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这片森林因此产生的“碳汇”量,在经过科学的监测和核证后,被具象化为一张可交易、可质押的凭证——这就是碳票。它让“看不见摸不着”的生态效益,变成了市场认可的“真金白银”,是连接森林生态价值与金融市场的重要桥梁。
该碳票项目地点为通山县北山林场、大幕山林场等14个林场,项目面积达8444.06公顷,计入期为20年。经咸宁市林业科学院审定,其首个核算期(2020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为14.82万吨,整个计入期总减排量预计达59.30万吨。若以当前全国碳市场交易价格估算,核算期内可实现收益约876.59万元,预期总收益高达3506.33万元。随着项目推进,预计累计银行授信将突破4亿元,为地方绿色发展和林农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自今年8月湖北省林业局印发《指南》以来,通山县闻令而动,将鄂林碳票开发作为深化“两山”实践的核心抓手。仅用一个多月,便高效完成了从林地筛选、权属核查到计量监测的全部流程。在技术上,通山坚持科学规范,严格遵循“摸清家底、精准开发、严格审核”三步走策略,确保碳汇数据真实可信,为碳票的公信力奠定坚实基础。在模式上,通山积极探索创新:通过集中经营、统一开发,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建立“林业局+技术单位+林场”联动机制,提供“一站式”服务;并推动“碳票+生态司法” “碳票+绿色金融” 等创新融合,不断拓展生态价值的实现路径。
项目的最终落脚点是惠民利民。通过建立透明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让广大林农实实在在地共享到生态红利,从而激发全社会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凝聚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社会共识。此次碳票的成功签发是一个崭新的起点。通山县表示,将持续深化鄂林碳票机制创新,努力为全省林业碳汇规模化开发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通山经验”,为湖北的绿色崛起贡献通山力量。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通山厦铺镇各级人大代表全力以赴服务重点项目建设
下一篇:
从“问题清单”到“幸福清单” 通山“万人洁城”解民忧 小巷三天换新颜
中碳登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光星:发挥中碳登实践的优势,发挥高校的科教的优势,打通碳中和领域应用基础研究与成果产业化之间的...
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的欧洲专利局6日公布2025年“青年发明家奖”全球十佳创新者(或团队)获奖名单,中国青年温柔嘉与其合作伙伴...
9月7日,阳光下的华润赤壁日曜35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蔚为壮观。
要整体发力,统筹谋划,将葛仙山旅游片区包含的咸安、赤壁、崇阳等地分散的景点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将点点繁星汇聚成熠熠星光。
“实施绿色崛起战略不能遗忘贫困的父老乡亲,消除贫困,帮助贫困人口全面实现小康,是我市绿色崛起的必然任务。”23日,市扶...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饶红斌、通讯员唐芬报道:昨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宣讲报告会在市会议中心举行。省委宣讲团张克中...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周阳 通讯员骆尧)昨日,记者从咸宁经济开发区获悉,随着红牛、奥瑞金等一批老企业产能回升,南玻、厚福...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张远杰、王奇志报道:今年以来,通山县以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为契机,以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技能...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程良万报道:“感谢县开发区为我们村送来了致富工业项目,使我们新农村建设更加有信心了。”近日,大路乡...
“实施绿色崛起战略不能遗忘贫困的父老乡亲,消除贫困,帮助贫困人口全面实现小康,是我市绿色崛起的必然任务。”23日,市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