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记者 葛建伟 通讯员 庞尤优)5月12日,记者从咸安区向阳湖镇获悉,今年,该镇以科技赋能,种植庄稼,全力描绘农业丰收美丽景象。
当天,该镇祝垴村450亩高粱种植基地一片繁忙。新型农民王吉站在田埂上,组织无人机与多功能拖拉机配合作业。随着无人机规划好航线腾空而起,满载的农药和肥料如细密的雨点均匀洒落,为旱地披上“营养外衣”。换上“红糯16号”高粱种后,无人机再次启航,以厘米级精确度完成飞播任务。接着,拖拉机驶入田间,开沟、施肥、覆土一气呵成,在田野上勾勒出整齐的农耕“五线谱”。
“第一轮播种选在清明前后,114天成熟收割后,追肥灌溉跟上,十一月底就能收第二轮,亩产共计约1400斤。第二季还能高粱、油菜轮种,土地一点不闲着。”谈及手中的“法宝”,王吉对“红糯16号”如数家珍,“这品种抗虫性强、淀粉含量高,酿出的酒口感醇厚,是一种能‘再生’的高粱。头季收割后,利用茎节休眠芽的强萌发力,只需做好田间管理,就能实现一次播种两季收。”
来到首批播种的地块,绿油油的高粱苗已破土而出。王吉俯身察看苗情,眼中满是期待:“头两轮算下来,每亩毛利润约1800元,扣除750元左右的人工、农资和机械成本,纯收益能达1100元。450亩地算下来,50万元纯收入就到手了。”
据悉,该镇今年扩种“红糯16号”至3200亩。凭借去年“一种两收”模式的成功做法,抢抓清明时节大面积集中播种;五月初,高粱、油菜轮作模式紧随其后,冬天过后,土地也没闲下来。目前,该镇的新型农民们正以科技赋能“节本增效”,描绘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编辑:hefan
上一篇:
全员动员,全力以赴—— 咸安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下一篇:
淬炼青春显担当 咸安“蹲苗”干部跑出助企“加速度”
2月22日,咸安区汀泗桥镇古塘村村民在田间劳作。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袁灿通讯员孟巨峰董静摄。
副县长王顺荣参加调研。
日前,赤壁市余家桥乡余家桥村,当地种粮大户黄国焱正组织大型旋耕机耕田,为早稻机插做准备。
目前,赤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任务3.87万亩,总投资7740万元,涉及10个乡镇49个村,进一步形成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
该乡紧抓小流域综合治理机遇,重点在东堡港沿线3个村的3100余亩中稻完成收割后,迅速完成翻地、整地、油菜飞播等,充分利用冬...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宋文虎报道:4月1日,全市春季农业生产现场推进会在通山召开。要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春季农业...
金秋时节,我们迎来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以来,亿万农民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抗击洪涝等自然灾害,以汗水浇灌出丰收...
咸宁网讯(记者陈志茹 通讯员敖琼)8月14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知,根据《咸宁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第4.5.1条的...
全市上下要切实做好抗长旱、抗大旱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坚决打好抗旱减灾主动仗、攻坚战,做好旱涝急转、洪涝灾害的防范应...
咸宁网讯通讯员敖琼报道:8月14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知,根据《咸宁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第4.5.1条的规定,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