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咸安新闻 >> 正文

咸安区马桥镇仁窝村:九孔莲藕迎丰收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9-30 09:20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9月22日,笔者走进咸安区马桥镇仁窝村的莲藕基地,眼前的景象格外喜人——广袤的藕田上荷秆林立,看似平静的表面下,60至70厘米深的泥塘里,密密麻麻地藏着饱满的莲藕,一场热闹的丰收图景正悄然展开。

仁窝村的莲藕,从生长之初就占据了“天时地利”。这里的藕田采用就近的山泉水灌溉,为莲藕生长提供了稳定舒适的环境。不仅如此,村中的塘泥松软肥沃,村民多年来坚持使用生物肥、农家肥,割草泼洒肥田,全程遵循生态有机的种植理念,杜绝化学污染,让每一根莲藕都保持天然的纯净。

更值得一提的是,仁窝村种植莲藕有着悠久历史,据村民说早在宋朝就有种植莲藕的传统,近些年已开始规模化种植,且始终坚守传统种植精髓。如今基地主打的九孔莲藕,更是品质出众的优良品种——没有藕带、不结莲子,将所有养分集中在藕身,造就了其清脆甘甜的独特口感。据介绍,这种九孔莲藕淀粉含量不足普通莲藕的一半,生吃脆如雪梨,汁水清甜;凉拌或生炒时,又甜似蜜饯,无论何种吃法,都能让人品尝到食材最本真的鲜美。

自半个月前开始,仁窝村的莲藕基地就进入了采收期,这场丰收将持续到明年清明之前。今年,基地的莲藕迎来大丰收,亩产达到4000斤,这样的产量让村民们喜笑颜开。

在基地里,59岁的刘大爷正忙着徒手挖藕。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探入泥中,顺着藕尖慢慢往前摸。“挖藕可得有耐心,20分钟才能挖出一根完整的藕。”刘大爷一边说着,一边展示着自己的成果。他告诉笔者,自己每天早上5点就来到藕田,和另外4名村民一起劳作,一天下来能挖200斤左右。虽然今年的藕因为塘泥情况,挖起来比往年稍费力,但刘大爷笑着说:“多种几年,泥塘更适应了,后面就好挖了。”

现场,一位村民还挖出了一根长达一米八、重达八斤的“莲藕王”,引得众人纷纷惊叹。仁窝村党支部副书记冯家瑜指着一片藕塘介绍:“这片塘产出的藕,已经卖了2万元,按照现在的行情,效益十分可观。”

仁窝村的莲藕产业能有如今的规模,离不开村集体的努力。2023年冬,面对年轻人外出打工、藕塘撂荒长满芦苇的困境,仁窝村启动“拯救老藕田”计划。2024年底,村集体以300元一亩的价格,成功流转20亩土地用于莲藕种植,还投资8万元改造藕塘和水位控制系统,在保留传统莲藕种植优势的同时,引入现代生态农业技术,让老藕田焕发生机。

目前,基地的莲藕以10元一斤的价格对外销售,消费者也可到基地直接购买。据了解,该产业已带动周边52名劳动力实现务工增收,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谈及未来,仁窝村有着清晰的规划。村里打算在现有20亩基地的基础上,再扩建30亩,且已谈好意向,未来将继续种植莲藕,并搭配养殖桂花鱼、香莲,打造多元化生态农业模式。同时,村里计划推行精细化管理,对每一块田的肥料、水量进行严格控制,进一步提升莲藕品质;还将探索真空包装技术,让仁窝村的好藕能卖到更远的地方,走向更多消费者的餐桌。

从昔日的烂泥潭到如今的丰收田,仁窝村用一根小小的莲藕,走出了一条生态致富路。

通讯员 王媛媛 陈漱玉 许伟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安区黄畈社区家庭教育解锁亲子沟通新密码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