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关注有特殊需要儿童的纪录电影《画布上的起跑线》正式上映。当天下午,《画布上的起跑线》故事分享会在广州举行。 分享会以“人间真情,广州有爱,慈善之城”为主题,来自影片出品方、主创团队以及教育、影视、慈善等不同领域的嘉宾齐聚一堂,共同分享影片背后的感人故事。
分享会嘉宾合影
《画布上的起跑线》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出品,著名导演向一民执导。片中,卓君、一哲、乐桐三位主角用音乐和绘画感知世界,在少年宫老师的帮助下获得精彩的别样人生。影片诠释了广州市融合教育的多样性、丰富性,共同奏响亲情、友情、师生情交织的爱的赞歌,获得观众广泛好评。
主创团队:希望特需儿童在康庄大道上越跑越好
《画布上的起跑线》全片采用4K超高清技术拍摄,聚焦三位特需儿童的成长故事——卓君和一哲是自闭症患者,少年宫的融合教育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专长。一哲的美术天赋令人赞叹,在他的画作里,总能感受到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色彩的把控能力。他还弹得一手好钢琴,并学会钢琴调音及作曲。卓君喜欢画各式各样的狗狗。除了担任少年宫助教外,她还积极备战广州马拉松并最终获得奖牌。乐桐之前是少年宫学员,她不幸患上骨癌。在父母的陪伴和少年宫老师的鼓励下,乐桐积极治疗,顽强抗争,身体逐渐康复。少年宫老师和融合教育学员的群像,构成了一道独特的广州人文风景线。
分享会现场,该片导演向一民,制片人徐斌,广州市少年宫老师关小蕾,携影片主角卓君、一哲、乐桐以及他们的家人到场分享影片背后的感人故事。
1998年,导演向一民认识了广州市少年宫“特殊儿童美术实验班”的第一个学员阿璞。这位患有智力障碍的画家以西方音乐为灵感,绘制了3500多幅画作。近年,因为拍摄《画布上的起跑线》,他又认识了同样是少年宫学员的卓君、一哲、乐桐。25年过去了,从阿璞到《画布上的起跑线》,自己对广州融合教育发展有了全面的认识,也令他深切地感受到广州这座城市的开放与包容。“阿璞把西方交响乐变成绘画,这是在老师的指点下所完成的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因为拍摄《画布上的起跑线》,我又接触到了这样的一群孩子,他们把自己在少年宫学到的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令人感到非常欣慰。”
向一民谈到,在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中,家长们的付出令他非常感动。他记得有一个家长跟自己说过,电影的片名起得很好。孩子们站在起跑线上往前奔跑,家长们跟在后面守护他们。当有一天家长跑不动了。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孩子们依然会在这条康庄大道上跑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好。
导演向一民,制片人徐斌,广州市少年宫老师关小蕾,著名电视栏目策划制作人李洪上台分享
1998年,广州市少年宫首次创办了特需儿童的美术实验班,由关小蕾担任授课老师。25年来坚持做一件事的动力是什么?关小蕾说,是因为从孩子们的身上她看到了自己。“这些孩子们有特殊的需求,他们需要帮助,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特殊的时候,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设身处地去为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人着想,也是在为我们自己着想。”
《画布上的起跑线》制片人、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影视频道总监徐斌表示,1998年自己因为采访与关小蕾老师结缘,随后一路跟踪报道。2020年,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开始筹备策划《画布上的起跑线》,希望将少年宫这些孩子们的现状记录下来。如今影片上映了,自己也希望“抛砖引玉”,促成社会各界对特需儿童给予更多关爱,共同完成一次“多向共达”。
家长:希望借影片鼓励同路人
特需儿童的成长,背后离不开父母的巨大付出。分享会现场,三位主人公与他们的妈妈们也一起上台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一哲妈妈表示,拍摄这部影片,无论是摄制组、少年宫老师、孩子们,状态都很饱满。“没觉得有多难,反而是乐在其中。”在她看来,把孩子们真实的状态搬到大银幕,会给有相似经历的家庭带来很大鼓励。希望大家面对生活都要乐观,保持一种向往美好的态度。
三位主人公与妈妈一起上台分享
卓君妈妈则表示,能够成为这部影片的主人公,是孩子们的幸运。作为家长自己更多的是感动和感谢。
影片中,患病的乐桐有着乐观的性格,而家人对她毫无保留的支持与鼓励,更是深深感染着银幕之外的每一位观众。现场,被问到如何保持乐观?乐桐笑言遇到困难了就必须勇敢面对。她说,能够参与这部影片的拍摄非常开心,因为没拍过,而且还认识了新朋友。乐桐妈妈表示,拍摄这部影片之前,乐桐刚查出身体有恙,“我从没想过我们有一天会成为电影主角,这些孩子各有特色,但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对生活充满热情乐观”。
著名电视栏目策划制作人、电视剧《家有儿女》导演李洪在看完《画布上的起跑线》后深受感动,其中,孩子们可爱的父母亲,令他印象最深。在李洪看来,《家有儿女》是以情景喜剧的方式去探讨教育,而《画布上的起跑线》则让人看到生活。在融合教育的支持下,这座城市对特需儿童群体给予了尊重和关爱,“广州这座城市从来不缺爱。”李洪说。
教育界、慈善界代表:大力助推融合教育
广州市少年宫党委书记魏晓丽表示,《画布上的起跑线》 魏晓丽以三个“看见”、三个“激发”、三个“思考”来形容广州市少年宫在这20多年来的探索。她说:“三个‘看见’,是看见这个群体,看见有一群人在努力坚守,看见这个城市的温度和厚度。三个‘激发’,是激发广泛的社会爱心,激发多元群体的信心,激发特殊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关注和关爱。三个‘思考’,是思考如何帮助这个群体成长,思考如何联动社会各界推动更多内容,思考如何更好地关爱特殊群体服务体系的建设。”
广州市少年宫、广州市慈善会代表分享
广州市少年宫老师陈君君表示,多年来,广州市少年宫一直以儿童教育的场域推行融合教育。随着融合教育的不断发展,做到特需孩子与普通孩子同班、同行、同心,达成特需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双向奔赴”。
广州市慈善会信息传播部部长王梦华表示,广州市慈善会不断拓宽服务路径,以更加多元、更加个性化的方式去贴合特需儿童的需求,开展相应的慈善项目,大力助推融合教育发展。
编辑:何珊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 刘玉关)孩子突发高烧抽搐不止,一家人抱着娃冲到小区门口等120急救车。情急时刻,一辆白色轿车停下帮忙...
网民“一休”咨询:他家孩子先天性没有听力,不知道在医疗康复方面,政府和社会对此有没有什么帮扶?孩子长大了也想上学工作...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 刘玉关)孩子突发高烧抽搐不止,一家人抱着娃冲到小区门口等120急救车。情急时刻,一辆白色轿车停下帮忙...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陈志茹)咸安一名39岁的修车工,不幸患上慢加急性肝衰竭。为了能养大两个孩子,他想活下来,其...
通讯员繆北辰王露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支持孩子的终生发展,帮助孩子发掘生命之意义及价值。4320 ㎡双语幼儿园,教育先人一步...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庞赟)21日下午,赤壁市一辆2路公交车上,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驾驶员毕师傅在连闯两个红灯路口...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宋文虎特约记者孔帆升海南咸宁商会会长孔祥富,是通山县慈口乡下泉村岩山庄人,他在外致富后不忘乡邻,相...
活动现场,区妇联还给全体留守妇女发放了七五普法通用法律知识读本、妇女法律援助服务手册、妇女健康怎么预防宫颈癌折页,并...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葛利利通讯员徐程程)近日,咸安城区一位粗心的爸爸带着6岁的儿子逛街,结果他走得太快,孩子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