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赵汉斌)记者9月21日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日,600株人工繁育的珍稀兰科植物成功回归野外。
此次行动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联合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高黎贡山保护区保山管护局共同实施,旨在恢复珍稀兰科野生种群。
据了解,此次回归野外的杏黄兜兰、彩云兜兰和金蝉兰,均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栖息地破坏和非法采挖影响,这些高黎贡山特有物种野生种群数量锐减。云南省林科院兰科植物保育团队历经多年攻关,通过无菌播种、组织扩繁等技术,从仅存的野生植株中抢救性培育出健康幼苗,为野外回归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是在和时间赛跑,从人工授粉到实验室育苗,每一步都凝聚着团队的心血。”保育团队负责人蒋宏研究员说。
为确保回归成效,科研人员严格遵循原生境相似性原则,将600株兰花分批定植于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和植被类型的栖息地。所有植株均进行编号挂牌,保护区管护人员将联合社区监测员开展长期跟踪。此前,项目组已对当地村民和保护工作者开展了兰科植物调查监测、繁育技术等专题培训,为后续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高黎贡山拥有丰富的兰科植物资源。此次行动创新采用“迁地—就地”协同保护模式,未来各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系统开展兰科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建立跨区域保护机制,打造集生态保育、技术研发、资源利用于一体的示范平台。
目前,首批回归植株长势良好。蒋宏介绍,未来团队将继续与保护区深入合作,系统开展兰科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估,完善长期监测体系,强化兰科植物就地保护;重点对高黎贡山特有、濒危兰科植物开展拯救保护工作,恢复其自然种群,并围绕兰科植物开展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的全产业链研究。
编辑:但堂丹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袁灿、马丽娅报道:1500多公里,坐飞机、转大巴……27日下午, 138名从云南省6所医院抽调的医务人...
咸宁日报记者葛利利毛亚轩1月27日下午3时许,我市迎来疫情防控的第一支医疗援军——由138名医务人员组成的云南省援助湖北医疗...
2月15日,云南医疗队正式进入咸宁市中心医院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监护病区,指导、接管该市疑难危重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云南省...
云南-咸宁前方指挥部(16人) 许勇刚(云南省卫健委)、王见昆(云南省卫健委)、曾仲(昆明医科大附一)、何梦煌(云南...
2月12日,云南对口支援咸宁医疗队来咸2月17日,云南省瑞丽市边境贸易鲜玉米协会捐赠玉米50吨2月16日,云南省勐海县向我市捐赠...
咸宁网讯记者周荣华、宋文虎、通讯员黎鸿翔、田丽报道:9月12日至13日,湖北科技学院新生报到。”湖北科技学院校长吴基良说,...
10月1日,以展示云南和湖北人民携手抗疫感人事迹为主题的“1158+云南最美逆行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展”在云南省博物馆展出,...
据介绍,设备具有开展实时双向视频会议、远程病历会诊、远程专家门诊等功能,将为我市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10月13日晚,演员在云南省大剧院表演话剧《澜沧水长》。该剧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云南各民族代表共同立下普洱民族团结誓...
云南的无私援助,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云南人民的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