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咸宁社会 >> 正文

咸安区车站路社区“八室一厨”烹出邻里情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5-26 08:35

初夏的阳光洒在咸安区永安街道车站路11号的小院里,一栋白墙灰瓦的二层建筑前,几位老人正围坐在石桌旁下棋,孩童们嬉笑着从楼内跑出,空气中飘来阵阵饭香。

这里是车站路社区的邻里驿站,一个仅有195平方米的空间,却以“八室一厨”的巧思设计,成为撬动社区治理的“幸福支点”。

八间房带来新气象

5月19日,推开邻里驿站大门,一条明亮的走廊串联起八间功能室。标牌清晰可见:小区党支部、“方大姐工作室”、居家养老室、老年活动室、儿童活动室、健身活动室、议事厅、物业办公室。每一间屋子都承载着不同的使命,也记录着社区生活的变迁。

“以前这里是个闲置的仓库,堆满杂物,连门都打不开。”车站路社区干部李远博指着驿站外墙的改造对比图说道。

2023年,车站路社区通过居民议事会征集意见,决定将废弃空间改造成邻里驿站。如今,这里日均接待超200人次,成了居民口中的“第二个家”。

最热闹的当属“方大姐工作室”。30平方米的房间里,十几位全职妈妈正围坐在一起编织藤篮,笑声此起彼伏。

方传芳大姐手持手机支架,一边直播教学,一边向记者介绍:“这些姐妹以前都是‘围着孩子转’,现在靠手艺每月能赚两三千元!”直播间里,粉丝们热情提问:“方老师,下次教编中国结吗?”镜头外,李大姐举起刚完工的藤编包,满脸自豪:“上个月我靠编这个给娃买了新书包!”

据介绍,邻里驿站开放一年来,方大姐工作室已带动12位宝妈实现灵活就业,作品通过线上平台俏销。

一顿饭拉近邻里心

循着香味走到走廊尽头,35平方米的“邻味坊”里,几位阿姨正忙着揉面、调馅。灶台上,一锅水饺咕嘟作响,紫菜虾皮的香气勾人食欲。“今天是‘邻里美食日’,咱们包完饺子再煮锅巴粥!”居民王阿姨擦着额头的汗,手上的动作却不停。

这间共享厨房自今年3月开放后,迅速成为社区“顶流”。橱柜、料理台、餐具一应俱全,居民只需提前预约即可免费使用。节假日,这里更是热闹非凡:元宵节搓汤圆、妇女节包水饺、劳动节蒸馒头……“以前邻居见面顶多点个头,现在一起做饭、唠家常,连谁家孩子高考都能聊上半天!”居民刘叔笑道。

厨房还成了化解矛盾的“暖心角”。前段时间,楼上楼下两户因漏水问题争执不下,社区管家特意邀双方来“邻味坊”包饺子。热腾腾的饭菜上桌,两家人边吃边聊,最终握手言和。“再大的火气,闻见饭香也消了一半!”钟建感慨道。

傍晚时分,驿站逐渐安静下来。夕阳透过玻璃窗洒在“邻味坊”的灶台上,映照出墙面的标语:“一灶火,百家暖”。

65岁的独居老人周大爷端着刚热好的饭菜,对记者说:“儿子在外地工作,但在这儿吃饭,总觉得身边有家人。”

小队伍托起大民生

邻里驿站高效运转的背后,离不开一支15人的“桂乡管家”队伍。他们身着印有“桂乡管家”四字的红马甲,每日轮流值班,身兼数职:组织活动、调解纠纷、代缴水电费、巡逻安全……

“以前小区里烟头满地,现在连孩子都会主动捡垃圾!”邻里管家张阿姨指着绿化带旁的“认养牌”介绍说。

今年,邻里驿站发起“绿植认养”行动,30多个家庭主动承包了楼前屋后的花草养护。而最让居民安心的,是驿站旁新建的集中充电棚。

“过去‘飞线充电’隐患大,现在扫码就能充,安全又便宜!”居民赵先生展示手机上的充电记录。

截至目前,社区投诉量同比下降65%,互帮互助事件增加80%,物业费收缴率从72%跃升至98%。

车站路社区干部李远博翻着工作日志说:“现在居民常说‘有问题找管家’,我们就是社区的‘润滑剂’。”

居民共治新篇章

每周四下午,邻里驿站的议事厅总是座无虚席。居民代表、物业、社区干部围坐一堂,从垃圾分类到停车位规划,大事小情皆可讨论。

“上次我们提议增加儿童活动室的绘本,不到一周书柜就填满了!”全职妈妈陈女士说。

这种“居民共治”模式正在结出硕果。针对独居老人吃饭难的问题,驿站推出“爱心送餐”服务,由低龄老人志愿者为高龄老人送饭;针对双职工家庭,儿童活动室开设“四点半课堂”,退休教师义务辅导作业;健身活动室里,年轻居民自发组织起羽毛球俱乐部,每周举办友谊赛……

“驿站不仅是空间,更是一种联结。”李远博指着墙上的“全家福”照片——百余名居民在驿站前笑得灿烂,“你看,这里有90岁的李奶奶,也有刚满月的宝宝。我们真正做到了‘老有所乐、幼有所育、难有所帮’。”

“‘八室一厨’模式成本低、可持续,关键是激发了居民自治的热情。”李远博说,居民们已有新计划:明年要在驿站屋顶建“天空菜园”,让邻里共同播种、收获。

(记者 王恬 通讯员 徐鹏 罗珊珊)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关爱社区一线劳动者 爱心企业捐赠2万元生活物资
下一篇: 咸安民警化身“和事佬”巧解积年矛盾—— 群众从“怨气怒气”到“和和气气”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