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姜家畈村,90后青年吴疆用5年时间,从一名装修工转型为拥有生猪养殖、中药材种植、柑橘栽培、生态鱼塘四大产业的“跨界农人”。他在家乡土地上书写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更成为带动乡亲致富的“领头雁”。
“像这个,就是在我们自家鱼塘打捞起来的生态甲鱼,这样一只可以卖到四五百块钱。”站在生态鱼塘边,吴疆俯身捞起一只肥美的甲鱼,眼里闪着光,“去年卖了2万斤鱼,今年又有不少顾客提前预订了。”
2019年,吴疆放弃城市装修行业的高薪工作,选择回乡创业。由于家中父亲对生猪养殖颇有经验,他选择从生猪养殖起步,在父母的帮助下发展了200多头生猪养殖规模。
初入行时,技术匮乏让他吃尽苦头。吴疆说:“起初猪生病,我连夜找人帮忙,看着病死的猪急得直跺脚,有一种无力感。”
遇到困难的吴疆没有放弃,通过向父亲学习、外出取经,他逐步攻克防疫、繁育等技术难关。吴疆的妻子见证了他的成长和变化。
“刚开始养猪的时候,他胆子比较小,猪多了进去有点怕,怕猪咬他,更别说给猪打针,他不敢走进去,现在进去两分钟就能解决。”吴疆妻子向昀笑着说道。
凭借勤学苦干和科学管理,他的养殖场规模逐步扩大到600多头,年收益30余万元,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养猪能手”。
单一产业抗风险能力弱,必须多条腿走路。2024年,吴疆流转60余亩土地,发展石菖蒲、麦冬、何首乌等中药材种植,与安徽等地药企签订保底收购协议,预计三年后亩产值能达3万元。
在药材种植基地,吴疆一边向我们展示他的喷灌技术,一边介绍道:“这种药材属于合同种植,我们和外省的大厂都签了合同,到时候我们的药材出来后也不愁销路,直接和大厂对接,收益预计在200多万元。”
这些“金疙瘩”药材,也为周边的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他雇了10名村民务工,每年支付人工工资10多万元。
眼下,村民刘宗菊正在打理药材田里的杂草,她说:“现在我每个月可以挣一两千块钱,补贴家用,再也不用出门打工了。”
600头生猪、60亩中药材、12亩柑橘、6亩鱼塘形成立体农业矩阵。如今,吴疆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和畜牧养殖公司,父亲吴开全欣慰地说:“年轻人走对了路!他们现在和外地大公司合作,销路不愁,还能带着乡亲致富。”
吴疆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返乡创业,造福家乡”。谈及未来,吴疆目标明确:“我想把药材扩展到200亩,让更多的老百姓在这里务工,提高他们的收入。”
年轻人返乡创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吴疆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年扎根农村、振兴乡村的担当,也见证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蓬勃生机。黄花镇姜家畈村党总支副书记毛传春表示,村委会将全力支持像吴疆这样的返乡青年,“他不仅自己闯出了名堂,更点燃了全村创业热情。”
记者:王雪娇 杨帆
通讯员:刘蔓妮 张馨文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一朵花 一壶油 一条龙:荆州江陵油菜花开遍地金
下一篇:
十堰郧西:茶香漫山野 绿叶变“金叶”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娅、通讯员黎志远、曾翠翠报道:“知母种子主要分为春播和秋播,我们这的地理位置和气候...
项目建成后将对加快推进该县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构建医药创新能力和研发平台,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素质,促进全面小康建设...
通城县众创农场负责人吴海兵说道:“今天开这个中药材培训会,专家给我们中药材企业指导工作,培训演讲,我们收获很大,让我...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嘉、通讯员吴龙辉报道:近日,通城举办2019年中药材培训会。据介绍,本次培训采取专家授课、现...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嘉、通讯员李子明报道:3月18日,通城县大坪乡四甲村新翻耕的基地上, 50多位村民在种植中药材...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彭桃红)5月11日上午(本周六),香城都市报社将联合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开展“小小中医师国粹传承人...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娅、通讯员李周凤、曾记录报道:22日,崇阳县高枧乡义源村华罗寨中药材种植基地上,成片的金...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娅报道:“在安徽亳州召开的2019国际中医药博览会暨第35届全国中药材交易会上,我们带去参展...
冬日,走进鄂南山区通城县中药材基地,药草飘香,药农忙碌其间。工人在艾舒宝生活用品公司生产车间瑶乡御草药业员工在组培实...
11月28日,崇阳县港口乡小沙坪村,劲松中药材就业扶贫车间门前,村民在晾晒中药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