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在于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改进作风。
襄阳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群众最关切的"小切口"入手,将作风建设融入民生服务,以务实举措诠释"人民至上"理念。
从高温下的"爱心驿站"到暑期"托管班",从鱼梁洲的"花圃运营"到残疾儿童的"康复救助",从"社保夜市"到政务服务的"错时办理"……襄阳市各级各部门以行动诠释"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初心。
这些举措不仅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更通过制度创新、资源整合和科技赋能,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环卫工人从驿站冰箱里取饮用水
7月14日下午3点,烈日当空,襄阳街头热浪翻腾,外卖小哥小王路过北街商圈红色驿站时,将电动车稳稳刹住,接起满满一杯水,“咕咚咕咚”一饮而尽,“天真热,不多喝水就顶不住这热浪。”
这杯水的背后,是这座城市为无数“赶路人”撑起的一片绿荫。
入夏以来,遍布襄阳街头的红色驿站、工会驿站、爱心驿站、暖新驿站,在炎炎夏日下,悄然化身为高温劳动者们饮水、纳凉、歇脚的坚实堡垒。
对于家住东津新区的环卫工人陈勤来说,北街商圈红色驿站带来的便利,远不止一杯水那么简单。7月14日12点,她顶着烈日骑行40分钟赶到北街商圈开展保洁工作。下午4点左右,忙碌的工作告一段落,陈勤熟门熟路地走进红色驿站,用微波炉加热好从家里带来的饭菜。
环卫工人在驿站里吹着空调,享用午餐
“过去,吃饭是个难题,在街上随便吃碗面条对付下。”陈勤一边吃着热乎的家常菜,一边满足地说,现在好了,想吃什么自己带,微波炉加热又快又方便,能吃上家里做的热乎饭,歇歇脚,下午干活更有劲了。
襄城区新街社区工作人员雷婷是红色驿站日常维护者中的一员。每天上班前,她会仔细检查红色驿站的药品箱,确保人丹、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一样不少。她说:“天气热,这些防暑药品是户外劳动者的‘安心剂’,我们不仅储备了药品,还开了空调,这小小的方寸之地已成为高温下众多户外劳动者的‘生命充电站’和‘家的延伸’。”
一位正在红色驿站充电的外卖小哥笑着说:“以前只能在树荫下歇会儿,现在不仅能吹着空调把手机的电充满,还能喝上热水,别提多方便了。”
驿站设施一应俱全
据了解,为应对持续高温,遍布全市的红色驿站、工会驿站等站点网络均配备了空调、微波炉、饮水机、应急药箱等基础便民设施。更暖心的是,市委社会工作部和市市场监管局积极行动,携手饿了么、美团等企业,建立起一条高效的“清凉补给线”,每天将数万瓶矿泉水精准送达各个驿站。在热浪滚滚的街头巷尾,这些由多方合力建设的驿站,正成为抬脚可及的清凉港湾。
“驿站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避风港、休息地,更是情感联结的港湾,传递着城市的关怀与温度。”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正全力整合资源提升驿站服务能力,为风雨无阻、奔波在烈日下的劳动者们撑起更牢固的“遮阳伞”。
同时,市委社会工作部向市民发出温情呼吁:点餐送达后一句“辛苦了”,快递稍晚时多一分耐心,这些细微的理解与宽容,能让小哥们安心在驿站多停驻片刻,积蓄重新出发的力量。
驿站里消耗的每一瓶水,提供的每一次小憩,都如一粒粒充满生机的种子撒入钢筋丛林,悄然绽放理解、尊重与关爱的绿意。这份由党委和政府部门、企业、社区共同编织的清凉关怀,最终汇聚成城市血脉中流淌的温情力量。
孩子们跟着志愿者学习跳舞
7月15日上午,襄城区檀溪湖社区活动室内,在歌曲《小城夏天》欢快的旋律下,五年级的曾一诺正和小伙伴们跟着湖北文理学院“音为爱”志愿服务队队长秦羽欣学跳舞。“在这里,姐姐们辅导我作业,教我唱歌跳舞,特别开心!”课间休息时,曾一诺兴奋地分享着她的收获。
爱心托管班里,思政启蒙、课业辅导、安全自护、科普环保、体育锻炼与文化传承课程交织,为孩子们的暑假涂上了亮丽色彩。社区不仅为孩子们打造了知识的乐园,也为辛勤付出的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午餐和午休场所,让这份爱心温暖地双向流动。
把“爱心托管班”这件小而暖的民生实事做实做细、长久运行,离不开精心的顶层设计。
襄城区檀溪湖社区活动室内,志愿者正在辅导孩子绘画
纳入民生清单强保障。团襄阳市委积极争取汇报,推动“爱心托管班”成功跻身2025年度襄阳市民生实事项目清单,并纳入市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监督范畴。“这意味着项目有了更坚实的政策和监督保障,确保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专班统筹推进聚合力。市级托管工作专班迅速成立,团市委主要负责人多次召开专题部署会,并深入乡镇、社区、企业、商圈等进行调研,将工作要求精准传导至各县(市区)团组织和少工委,凝聚起全市一盘棋的合力。
全年服务不断档。从寒假到周末再到暑假,爱心托管服务已形成常态:2025年已开办寒假“爱心托管班”124个、周末“爱心托管班”21个,招募志愿者1000余名,服务少年儿童3500余人次。寒假托管班的成功经验,还曾获团中央官微大篇幅点赞报道,成为襄阳服务青少年的一个亮眼品牌。
职工子女在托管班接受志愿者辅导
在襄州区光彩社区,位于繁华市场内的托管班人气格外旺。志愿者为40余名家居建材商户、货拉拉司机、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的子女,开展为期35天的托管,不仅解决了孩子们“无处去”“无人看”的难题,还提供课业辅导,并精心设计了生命安全教育、健康生活方式引导等课程。
“以前暑假最愁孩子,现在放心多了,能安心跑单了!”一位外卖骑手家长由衷感慨。
新业态群体子女的看护难题得以缓解,是襄阳353个爱心托管班精准服务的一个生动缩影。这些如点点星火般的托管班,正汇聚成服务民生的温暖长河。
让务工子女有依靠。在襄城区青龙村,依托“共享社”开办的托管班解决了79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看护难”。根据孩子们不同的年级和年龄,托管班分设3个班级,并链接专业志愿服务力量设计课程,真正实现了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让儿童暑假更安全。老河口市7个乡镇小学“爱心托管班”的志愿者利用学校设置的支架式户外游泳池,为少年儿童提供游泳技能培训,既保障了安全的戏水环境,又教会了游泳技能,丰富了“爱心托管班”的课程内容,为助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筑牢屏障。
校社联动显担当。襄州区黄集镇中心小学已连续四年将校舍无偿提供给“爱心托管班”使用。他们主动对接高校志愿服务团队,妥善解决志愿者的食宿问题,并安排本校教师全程负责安全管理,为托管班筑牢了坚实的安全防线。
面对暑假托管高峰需求,团市委提前布局,深挖潜力,自4月份以来,工作专班深入各县(市、区)及相关企业,全面摸排托管需求群体和基层供给能力,倾听家长心声,收集社区意见,为暑假托管点位的科学布局和志愿者的精准招募打下基础。
经细致摸排,全市确定了353个暑假“爱心托管班”点位。在招生对象和覆盖面上,重点向商圈、楼宇、工业园区、机关办公区等人员密集区域倾斜,同时鼓励有条件的街道社区合理延长托管服务时长,力求做到“应办尽办、就近就便”,最大限度方便家长。
同时,团市委在年初列出专门预算,用于支持暑假托管点位建设。积极联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市妇联、市教育局、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国资委、市青企协及属地高校等资源,争取多方支持。目前,已成功对接高校志愿服务团队80余支,优先充实到资源相对薄弱的基层点位,确保服务均衡优质。
鱼梁洲鸟瞰全景
作为“荆楚十佳城市客厅”之一的鱼梁洲环岛公园,已成为襄阳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吸引着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然而,“公厕等基础设施待完善”“打卡点偏少”等声音也渐渐出现。
如何让这张名片更暖心、更贴心?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鱼梁洲经济开发区从解决市民和游客的“小烦恼”入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不断提升市民和游客的满意度、幸福感。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鱼梁洲经济开发区坚持把“开门教育”贯穿始终,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梳理12345热线高频诉求、设立意见箱等,广泛征集市民和游客的意见。同时,制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确保市民和游客的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面对基础设施短板,运维方以服务为本,想出一个又一个妙招。针对卫生间冲水保障问题,果断采取打井取水、增设储水桶的“土办法”,不仅确保了所有卫生间全天候开放,更同步完成了公厕外立面清洁翻新,并增加保洁频次,让“方便”之处更舒心。
鱼梁洲利用景观带旁闲置土地,建设自己的育苗基地,培育出鸢尾、锦带和牡荆等20余种花卉苗木,每年可为景观带节省十多万元的绿化经费
创新推出“花圃+运营”模式,吸引游客打卡拍照。利用公园自身空间资源培育花卉,月季、向日葵、绣球、二月兰等20余种花卉次第开放,既扮靓了公园,增添了网红打卡点,又通过成品花卉移栽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显著降低了绿化采购成本。
目前,5处新建花圃已实现公园35%养护区域用花自给,节约成本约18万元,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赏花。
暑期来临,在沙滩戏水的少年儿童增多,防溺水成为重中之重。鱼梁洲经济开发区未雨绸缪,构筑立体安全网。
宣传预警不间断。通过电子大屏、广播高频次滚动播放防溺水提示与紧急求救方式,增强了戏水人员的防溺水意识,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人防物防双提升。对安保人员强化应急救援专业培训,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更新防溺水设备20套,并在重点水域增设醒目的救生设备取用点。
鱼梁洲经济开发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综合施策,水陆结合“硬核”防溺水
巡查劝导全天候。每天至少4名安保队员联合义务救援队,在沙滩沿线实施全天候、高频次巡逻,坚持每小时一巡,尤其是在午后高温及傍晚时段,及时劝阻危险行为,并严格执行“每日一上报”机制,最大程度守护市民和游客的安全。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鱼梁洲经济开发区以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坚持“开门服务”,将市民和游客的“槽点”和“盼点”作为改进工作的动力,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力求把服务做到市民和游客心坎上。
成效体现在一系列暖心的数据里:今年夏天以来,鱼梁洲经济开发区成功劝阻未成年人下水行为50余起,有效避免了安全事故发生;小到一部手机、一串钥匙,大到装有重要证件的背包,帮助游客找回失物28件;寻回走散儿童4名,安抚了焦急的父母;从简单的消毒包扎到中暑急救,为游客提供紧急护理12次……这些看似细微的服务,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提升市民和游客满意度的海洋。
鱼梁洲经济开发区将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聚焦民生关切,于细微处见真章,用一件件“小服务”托起民生“大幸福”,持续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7月18日上午,5岁半的鹏鹏(化名)像往常一样前往医疗机构做康复训练。鹏鹏妈妈告诉记者,孩子康复效果不错,已经上幼儿园了。
鹏鹏出生时患上缺血缺氧性脑病,直到两岁半还无法开口说话、走路。
枣阳市残联组织专家为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救助
今年年初,在枣阳市残联组织的筛查活动中,襄阳市区三甲医院儿童康复专家仔细为鹏鹏做了全面检查和评估。通过“发现即救助”机制,鹏鹏很快被纳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康复费用有了着落。如今,鹏鹏已经顺利进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玩耍。
据了解,为点亮残疾孩子的希望之光,市残联组织市区三甲医院儿童康复专家团队,深入各县(市、区)、开发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托养中心、阳光家园等服务阵地,集中开展儿童病情诊断评估与筛查活动,重点面向农村偏远地区及山区儿童家庭提供支持,并实时、动态将符合救助条件的0岁至15岁残疾儿童纳入救助对象,及时安置在各定点康复机构。此外,市残联还广泛开展残疾预防“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进单位”宣传活动,普及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提升群众健康意识。
今年以来,市残联组织市中心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市区三甲医院儿童康复专家深入基层,开展8场“襄爱汇残——康复服务基层行”活动,累计服务儿童2100人次。截至6月30日,全市共为1830名0岁至15岁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为4092名残疾人适配辅具。
襄阳人社、医保等部门在商圈广场、社区活动中心开设“社保夜市”
“大爷,您要办什么业务?养老金认证是吧?马上给您办!”近日,晚上7点,一位“社保摊主”眼疾手快,引导王大爷坐下。
不到5分钟,认证办好,王大爷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真没想到这么快,晚上遛个弯的工夫就办好了,太方便了!”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襄阳人社、医保等部门组建“八小时外”服务专班,在商圈广场、社区活动中心开设“社保夜市”,并梳理了养老保险、医保、工伤保险等43项高频事项。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化身“摊主”,对养老金资格认证等业务实现“即来即办”,对复杂业务提供预审和线上申报指导,确保群众“少跑腿”、事项“快办结”。
“社保夜市”还开设“政策夜课堂”专区,业务骨干化身“夜校讲师”,通过图文展板、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将养老保险补缴、失业保险、生育津贴、工伤保险待遇申领等惠民政策讲深讲透。
据了解,市人社局、医保局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社保政策难懂”“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老年人办事不方便”等27个突出问题,创新推出“错时服务”“场景化宣传”,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便民行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办事。
针对商圈企业普遍关注的惠企政策,工作人员结合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和用工特点,开展“一对一”精准答疑,量身定制政策落地方案,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精准兑现。
“社保夜市”开设以来,社保政策知晓率大幅提高,群众办事满意度达98%,新增灵活就业人员参保1.2万人,线上业务办理量增长65%,群众跑腿次数减少70%以上。
这些鲜活的事例,正是襄阳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惠民实效的生动实践。
这些实践证明:作风建设既要抓"关键少数"的表率作用,更要通过具体工作让群众感受到变化;既要整治"四风"顽疾,更要建立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唯有如此,才能让八项规定精神真正落地生根,成为凝聚民心、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夏日纳凉好去处——宣恩县暑期旅游市场一线观察
下一篇:
“枢纽”正发力:全球商机“武汉找”
针对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该区纪委监委主动出击,在全区开展机关食堂、项目指挥部和婚丧喜庆事宜等重点部位突出问题专项...
咸宁网讯(通讯员申丽萍徐泽湾)“打竹板,颂清风,清正廉洁聚亲朋,八项规定记心中……”4月25日,南林桥镇石门村委会广场人...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陶然、通讯员沈智丽、王植报道:今年以来,崇阳县纪委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肃纠正“四风”作为...
肖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从八项规定攻关破局反腐败,让全党全国反腐信心得以提振。严肃财经纪律是保障中央八项规定及...
咸宁网讯通讯员王莹、张燕燕报道:近日,赤壁市发改局组织召开党组会,对班子成员开展集体廉政谈话,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咸宁网讯 通讯员 刘泉水 詹福中报道: 近日,咸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汽车运用工程系开展了以主题为“树勤政务实作风做...
三是进一步提升安全责任意识,做好节假日办公场所“七关三清”及车辆“三交一封”,严格落实双岗值班制度,认真履行双岗值班...
咸宁网讯通讯员胡楚报道:近日,通城县烟草专卖局举办今年第一期“笃诚”夜校会,绷紧干部职工节假日纪律作风之弦。
越是临近节日,越是要绷紧弦拉满弓驰而不息纠“四风”,以节日风气之变,不断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
四要严明纪律,严肃查处违纪行为,加大对节日期间“四风”问题的查处力度,对顶风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