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型中升级
记者 王远远 王恬 特约记者 江开群 汪姝琴 通讯员 张旭
蔬菜产业升级已经成为摆在嘉鱼面前的一道紧迫课题。面对挑战,嘉鱼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推动着从蔬菜“大县”到“强县”的跨越。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去年,国内市场遇冷,大路菜作为嘉鱼蔬菜的主打品牌,遭遇销售窘境,菜农亏损严重;而新街镇由于较早进行了种植结构调整,200亩精细蔬菜受市场冲击很小,亩纯收入保持在万元以上。
这一现象引起了县农业部门重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该县确定了大力发展精细蔬菜,压减传统大路菜,打造绿色精品蔬菜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今年,嘉鱼在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以潘家湾镇为核心,重点建设以潘家湾村1000亩大路菜为主的露地蔬菜标准园示范区,着力建设南方蔬菜育苗中心、蔬菜品种展示中心、蔬菜销售配送中心及绿色防控体系;以新街镇为核心,重点建设晒甲山村300亩精细蔬菜示范区,示范带动全县精细蔬菜扩大发展,实现蔬菜品种由普通大路菜向优质精细菜转变,提高蔬菜比较效益。
“要跳出农业抓农业,在推进大路菜和精细菜的同时,建好以官桥镇阴山村大禾设施农业为核心的休闲农业示范区,发展旅游农业,实现蔬菜产业的彻底转型。”县农办主任的耿协刚说。
化解产业市场风险
蔬菜市场除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还受到天气因素影响,因此,必须引导菜农抱团,形成规模效应,共御市场风险。
去年,大白菜、包菜价格大跌,富德蔬菜专业合作社选种的苦瓜却让菜农赚了钱。合作社理事长王国雄表示,除了为社员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合作社还统一采购种子、农药、肥料,统一收购和销售,“我们选种的‘绿秀’苦瓜,一亩能产1万斤以上,投入1000多元,3个月挣了6000元。去年,‘家余富德’牌‘绿秀’苦瓜还获评中国武汉第八届农博会金奖农产品。”
富德的成功经验成为了典范,记者从县经管局获悉,今年,该县将重点扶持富德、惠农、绿丰、益农等几家蔬菜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合作社走向规范化运行。该局局长熊道德表示:“一方面,要组织合作社参加各种订货会、农博会等,帮助拓展销路;另一方面,要推荐优秀的合作社负责人、财务人员、销售人员到省农业厅参加培训,鼓励合作社做强做大。”
县农业局局长邓卫东说:“要鼓励菜农联合经营,按照合作社生产销售管理模式,统一组织生产、统一市场销售。在此基础上,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增加菜农收益。”
推动产业科技创新
“种菜靠经验,收成靠老天。”这种粗放的蔬菜生产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眼下的市场竞争,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为嘉鱼蔬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科技创新,关键是人才。目前,嘉鱼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平均年龄为48岁,为避免知识老化和年龄断层,该县计划每年新增30名农业科技人才,还准备在今年选送100名农业科技示范户,到华中农业大学参加培训学习。
为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该县出台政策,鼓励农口部门机关干部在保留干部身份、政治经济待遇不变的情况下,到基层带头创办科技实体和科研项目,从事技术服务与推广。
同时,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农民经纪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民间农业科技组织创办科技实体,原来由农业部门负责的项目如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等,今后,也鼓励民间科技组织参与。
耿协刚还透露,该县将免费提供基地,并解决部分科研经费,吸引华农来从事科研,借此吸引高新技术人才。
该县还依托龙头企业,实行标准化生产程序,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今年,将依托嘉农公司,通过包装上市、配送上市,提高产品附加值,再逐步培育蔬菜深加工体系。”耿协刚说。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大家论道)
下一篇:
[记者观察]嘉鱼县蔬菜产业发展路径解析②
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进)梨园逢盛世,雅曲韵朱弦。昨晚,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在武昌洪山礼堂开幕。 本次会演由中宣部文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