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书法、美术、安全课……在相关部门、志愿者的关爱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一样丰富多彩。7月30日,记者来到咸安区双溪桥镇留守儿童服务中心,感受——
留守儿童:课程丰富活动多彩
7月30日上午10时,11岁的张雨枫正在上书法课。
铺好毛边纸,拿起毛笔,蘸上墨汁,按照老师讲解的顺序和要点,张雨枫一笔一划,在纸上写下了“家”字。
将一页纸都写满后,他小心翼翼地收起来。“留着给爸爸妈妈回来看,他们肯定会夸我。” 张雨枫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都在福建打工,一年回来一次。
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张雨枫乐观且快乐。他告诉记者,平日校园生活多姿多彩,如今最容易感到孤单的暑假,生活也丰富多彩。
一放暑假,张雨枫就来到留守儿童服务中心。书法、美术、音乐、安全课……除了有人辅导暑期作业外,这些各色各样的课程,让他觉得好玩又长知识。而最让他感到开心的,是有小伙伴们的陪伴。
小伙伴王彤彤有同样的感受。书法课结束后,课间休息时,她和同学一起捧着本《一千零一夜》看,不时讨论下,并发出欢乐的笑声。
“这是哥哥姐姐送的,他们还陪我们玩游戏、做手工。”和姨妈一起生活的王彤彤,原本性格有些内向,暑假一般窝在家里。如今,有伙伴们陪伴,有各种知识的熏陶,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她开朗多了,爱说爱笑。
王彤彤口中的哥哥姐姐,是大学生志愿者们,尽管他们已经走了,却把快乐留在了这里。
志愿者:积极参与不辞辛劳
“请大家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画一幅画。”美术课上,老师张娟布置作业。
整堂课张娟在不停地走动,在她的指点、鼓励下,下课时,每个孩子都交上一幅画。
“尽管可能画得不好,但画画是孩子们表达内心的一种方式,也能陶冶情操。”拿着一叠画,张娟笑着说。
张娟是双溪桥镇中心小学的老师,这次,她是作为志愿者参与留守儿童暑期活动。尽管没有报酬,尽管要冒着高温酷暑,但她甘之如饴。
张娟告诉记者,农村留守儿童需要一个这样的地方,寄托无处安放的暑假。只要能给他们一个丰富多彩的假期,自己辛苦点没关系。
范建国也是志愿老师,教书法和安全知识。“一路纵队靠右行,车辆靠近早避身”、“私自游泳万不能,江河湖水喝不尽”……他将安全知识编成顺口溜,耐心传授安全知识,提醒孩子们时时注意。
在范建国看来,留守儿童服务中心不仅是学习文化,培养兴趣的地方,更是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场所。
除了教师志愿者外,7月15日,东华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来到这里,大学生们和留守儿童度过了愉快的一周。
相关部门:合力建设希望家园
双溪桥镇留守儿童服务中心,是咸安区14个“希望家园”之一。
记者从咸安区团委了解到,自2013年起,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依托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阵地,该区建起“阳光家园”,直接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去年更名为“希望家园”。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咸安区团委书记陈雪飞说,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缺乏安全管护、缺少亲情关爱、疏于教育管理等问题,需要全社会持续长久的关注和帮助。
陈雪飞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不仅关系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也关系着农村家庭的和谐稳定,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希望家园”的建设至关重要。
咸安区团委、组织、教育等部门正在协同合作、共同努力,致力于将“希望家园”打造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喜爱、家长放心、群众满意的校外关爱服务平台,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截止目前,咸安区建立了14个“希望家园”,今年有58名志愿者参与,已服务600余名留守儿童。(记者 张敏 吴晓莹 特约记者 胡剑芳 通讯员 陈剑兰)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满目苍翠满城春——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扫描
下一篇:
治超,须重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