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特约记者谭辉龙、胡剑芳报道:“今年回乡读书的孩子又增加了。”临近开学,咸安区教育局长陈文钢梳理着新入学的数据:近3年,咸安在校初中生年均增加400余人、小学生增加800余人;更可喜的是,今年中考,全区考入重点高中的农村学生从3年前的190余人增加到500余人。
这是该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的结果。
桂花镇刘祠教学点标准化改造前只有8个孩子,现增至56人。附近老人朱财金说:“当时的教学点师资力量差,我的大孙子念二年级时要转学去7公里外的南川小学,需要老伴陪读。现在,小孙女朱茜就在家门口上二年级,期末考试考到95分以上。”
教学点的女教师陈哲教一年级数学和二年级语文,她去年就彻底打消了离开教学点的想法,因为在这里照样有待遇、有身份、有奔头。
据悉,咸安专门出台政策,3年内为农村初小、教学点定向招考60名教师,其年薪高出城区教师1万元,提供周转房,让他们安心教学;每年安排70到80个编制,从大学毕业生中公开招考老师充实农村学校;干出成绩的乡村教师可竞岗调到城区执教。
苏家坊教学点以前28个孩子就一块黑板,音乐和美术没法上。现在有了班班通,城里实验小学上音乐课或美术课,教学点的孩子可通过电子白板同步享受。
去年6月25日,咸安区委专题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标准化建设专题会。会议决定,区土管局将双溪中心小学旁的旧办公楼无偿转让给学校;浮山办事处和杨下小学所在的村,拿出120万元为学校配套建教学楼;马桥镇出资40万元为马桥小学征收土地、平整场地;桂花镇为南川小学协调征地7亩,还拿出10万元在学校边另修一条公路……
一年来,全区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65所学校完成正立面改造,45所学校完成功能室建设,新建25个标准篮球场和4200平米的器械区,添置标准化课桌椅6万余套、图书100万册。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