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太阳晒得黝黑的皮肤、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明亮有神的眼睛,近日,记者走进嘉鱼县陆溪野生莲藕产业有限公司,初见公司负责人龚木前时,他刚从外面送货回来,风尘仆仆的身影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客户通过电话联系我订购了10公斤野藕蘑菇、5公斤龙虾和5公斤藕带,我给他送去,免得客户来回跑。”龚木前说。
当被问到什么是野藕蘑菇时,龚木前带记者来到公司车间一探究竟。车间内,一个个菌棒垒放得整整齐齐,丛丛白色的蘑菇从菌棒内探出头来,伞盖肥厚,长势喜人。
“菌棒是我们用收集野藕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如藕节)制成的,在此基础上长出的蘑菇吃起来会更鲜、更嫩,颇受市场好评。”龚木前介绍,野藕蘑菇是从去年10月份开始种植的,品种为平菇,一个菌棒一次可产1.5至2公斤,大概能产出蘑菇8至10批次,目前公司内约有1500个菌棒。
野藕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能用来种植蘑菇,来源于一次偶然的发现,当时车间内有一批野藕边角料等待处理,龚木前在路过时发现上面竟然长出了蘑菇,于是就记录下了这件事情,后面慢慢就萌生了用野藕边角料做菌棒种植蘑菇的想法。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将藕的价值“吃干榨尽”,同时解决上半年藕塘“空闲”无产出的问题,龚木前在自家的藕塘里推行“藕虾共作”种养模式,实现“一塘双收”。
“野藕的采挖是在下半年,所以公司往往是下半年比较忙,上半年则比较‘清闲’,于是我就想着如何能把藕塘的上半年也利用起来,增加一份产出。”龚木前说,“小龙虾在3月份左右投放,成长过程中吃的是浮游生物和藕根嫩须,肉质格外鲜甜,可以持续捕捞至6、7月份。待小龙虾在藕塘退场后,野藕便慢慢成熟起来。二者生长时间互补,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谈及自己的创业史,龚木前感慨万分。2009年,在外工作多年的龚木前决定回乡创业,他很自然地想到了家乡的野藕。
“我打小就爱吃藕,无论是参军期间,还是在外面工作的时候,我一直都对家乡的野藕念念不忘。”粉、绵、香、甜,是龚木前对家乡野藕的深刻印象。“我想让更多人吃上陆溪的野藕。”龚木前下定决心。
说干就干,龚木前承包了村里的50亩荒湖种植野藕。为进一步提升野藕的口感、香气,他四处“拜师学艺”,扎根在藕塘里,用学来的知识进行种植。把豌豆梗、油菜秆、艾蒿等沤进泥堆,制成第一道肥,用菜籽饼作第二道肥……这样精心种植的野藕,一投入市场就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打出了名气,引来大批回头客。
龚木前乘势而上,于2016年成立了农业合作社,藕塘面积扩大到300多亩;注册“陆溪野藕”商标,为陆溪野藕设计包装盒,里里外外焕然一新。他也俨然成为远近闻名的“土专家”。
与此同时,他的合作社与武汉大学、武汉轻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达成产学研合作,组建陆溪野藕创新团队,培育陆溪野藕基因库,打造嘉鱼野藕研发基地。“我请专业机构做检测,野藕的淀粉、纤维素、碳水化合物都比同类产品高,还富含硒、钙等。”龚木前表示。
2019年,野藕种植面积已扩大至600亩,更多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2020年,嘉鱼县陆溪野生莲藕产业有限公司成立,野藕深加工工厂落成。
除了野藕以外,近些年来,该公司推出了一系列野藕产品,包括野藕汤、野藕粉丝、野藕蘑菇等。“一步步走来,公司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政策、技术、资金支持等。”龚木前直言,借着政策东风,自己才能走得既稳且远。
从个体种植户到成立农业合作社,再到创建公司,龚木前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做大做强野藕品牌。“莲藕产业发展在嘉鱼有着天然的优势,我们将立足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开发出更多的野藕产品,发展莲藕精深加工,为嘉鱼莲藕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谈及未来的发展,龚木前充满信心。
咸宁日报记者 王麒 特约记者 皮道琦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咸宁市高中阶段学校志愿填报资格线划定 温泉城区鄂高志愿填报资格线729分
下一篇:
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咸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上线
”中百仓储咸宁区域总经理李幼珍说,通过社区志愿者集中代采购配送到户的方式,中百咸宁总店和咸安店每天可销售鲜鱼1500公斤...
10月26日,嘉鱼县陆溪镇界石村鸭儿湖养殖专业合作社里,负责人龚木前正和工人们一起忙着挖藕、称重、清洗、包装。近些年,通...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甘源报道:5月28日,县委书记、二级巡视员郑俊华深入青山镇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时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袁露、实习生王紫琼报道:近年来,崇阳县大力推进水稻绿色防控和有机水稻种植工作,致力于提升水稻品质,...
2021年,崇阳县税务局共为316家农业合作社落实支持“三农”税收政策减免税额达900多万元。
近年来,咸宁市全力抓好粮食生产、菜篮子稳产保供等重点工作,依托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作物新品种推广示范...
近日,在崇阳县青山镇铺前村高标准农田内,两台油菜全自动播种机在田间来回穿梭,锋利的犁头在田间犁出一道道垄沟,配合着播...
咸宁网讯通讯员吴紫芬、陈胜火报道:9日,咸安区向阳湖镇宝塔村宝丰农庄葡萄园内,成群的游客正在体验采摘葡萄的乐趣。针对全...
据闯王镇水利站负责人介绍,截至8月2日,该镇已连续抽水15天,累计650万立方米,部分农田旱情得到了有效缓解。
农旅融合战略下,油菜种植既扮靓了乡村颜值,又充实了农民钱袋,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