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嘉、特约记者刘建平、通讯员周丽萍、夏少华报道:1月31日,记者从通城县教育局了解到,到2020年,通城将全面推进教育“十大”工程建设,采用PPP模式投资11.5亿元,在城区建设10所学校,可容纳学生35000人。
目前,该县教育“十大”工程PPP项目已进入采购阶段。县PPP管理中心、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教育局正与中南建设、中国核建、多伦多国际学校等公司进行洽谈。
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城区教育质量,2017年下半年,通城县委、县政府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城区教育现状,研究起草并通过了《通城县城区校点布局调整方案和重点建设项目(2016-2025年)》等方案和规划,重点对城区校点布局进行调整,实施教育“十大”工程。
根据调整方案和项目规划,该县遵循“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高中形成规模”的布局要求,科学统筹,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城区校点布局。
该县教育“十大”工程涵盖了高中、初中、小学及学前教育阶段。其中包括新建县实验学校、县职业高中、县实验高中、县实验幼儿园、隽水幼儿园等5所学校;迁建北门小学、扩建县一中、南门小学、城北初中、五里初中等5所学校。
目前,这10所学校建设项目已完成立项、规划选址、平面规划设计、相关评审等前期工作。县实验学校项目率先完成征地、土方平整,其他学校相关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据该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城区校点布局调整到位,教育“十大”工程竣工后,城区校区总面积将达到1917.5亩,可容纳学生50600人。
届时,该县各阶段学生人均用地数将得到明显提高,班额人数控制在合理范围。预计到2025年,该县将实现9.3万中小学生共享优质教育。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