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柯建斌 陈新 李嘉 通讯员 皮海波
随意打开一个搜索引擎,输入“通城殡葬改革”,便可找到上万个相关网页。人民日报、央视焦点访谈、新华网、新浪网、凤凰网……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从报纸广播电视到网媒指媒融媒,都在关注通城殡葬改革。
山区县的一项改革,如何引起如此广泛关注?连日来,记者走进通城县,探寻殡葬改革之路。
逼出来的抉择
4月25日上午,投资近3亿元的锡山城市公园PPP项目开工。该项目分休闲度假区、自然风景游览区、山顶观光区,将成为居民休憩、健康、健身、娱乐的好去处和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的靓丽名片。
“去年,这里还是一片片坟墓呢。”锡山森林公园管理处主任毛新国对县委县政府赞不绝口,“从坟区到景区,得亏县里把活人墓这个硬骨头啃下来了。”
“这是逼出来的抉择。”说到一年前的殡葬改革,县委书记熊亚平依然心情沉重,“为了不吃子孙饭,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殡葬综合改革。”
人还健在,坟已修好。在位于幕阜山连片贫困地区的通城,这是多年形成的“规矩”。
“爹爹建,儿子建,连几岁的孙子也跟着抢建‘活人墓’,简直不像话。”在通城,不少干部反映,“活人墓”问题由来已久,造成的影响也已人所共愤,但“碍于习俗”,没人敢动真碰硬去整治。
据了解,当地修“活人墓”虽有上千年历史可循,但中间几度中断。再度流行,还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事。近些年来,通城经济有所发展,在攀比之心的作祟下,一些居民开始修建“活人墓”。由县城而到农村,渐成风气。
城郊省级森林公园锡山风景区,7400亩山林地,居然有895座“活人墓”比邻而居!
通城县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境内大部分土地都是山区,而且石漠化现象比较严重,土地资源并不充裕。“活人墓”遍地乱建,不仅蚕食土地,而且严重阻碍了项目建设。
据调查统计,该县项目建设过程中,一年迁坟费用高达3000万元。宝塔光电项目,一座坟地要价30万元;幕阜山旅游公路,一座坟地要价80万……由于未达成协议,当地少数群众阻扰工期达半年之久。
伴随修墓而来的,还有越来越铺张浪费的丧葬仪式。一场丧事,少则五六万元,多则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厚葬习俗带坏了当地风气,“生前不尽孝、死后尽哀荣”的思想蔓延,大家相互攀比丧事风光。而且每年都有因烧纸、焚香、点蜡、燃放鞭炮等传统祭祀引发的山林火灾。
县民政局长、殡改办副主任胡宜新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每年约有3000人死亡,如果全部土葬,每年将有200多亩田地变成墓地。
干出来的业绩
2017年9月21日,对50万通城人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这天上午7时30分,通城县殡葬改革领导小组组织各乡镇、县直部门5000余名党员干部,在锡山森林公园开展“活人墓”集中拆除行动,当天共成功拆除“活人墓”367座。
每拆除一座“活人墓”都会遇到很大的阻力,367座同一天拆除,阻力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业绩是干出来的。此前7月,通城向丧葬陋习开刀,明确规定在县城红线区域内禁止修建“活人墓”,要求集中治丧,大力提倡节地生态安葬。
锡山“活人墓”清理整治,成为重中之重。8月,县殡改办对锡山每座“活人墓”登记造册,并划分为六个片区,分别由隽水镇、民政局、林业局、住建局、国土局、城管执法局牵头,负责组织、实施“活人墓”集中拆除。
在集中拆除之前的两个多月里,通城掀起了关于文明丧葬的大讨论。媒体集中宣传之外,还发放普法手册5000余册,印制宣传单2万余份,在县城各主要路口拉设横幅标语、竖立警醒标识牌。
“殡葬改革是个‘老大难’问题,群众都在盯着党员干部,党员干部不带头,说不过去。”熊亚平、刘明灯等县领导逐一上门,跟修建了“活人墓”的退休干部谈谈心。
有人抵触,“先把活人的事做好,少管死人的事情”;更多的是支持和拥护,“我很惭愧,在位时没有重视修‘活人墓’的危害,还给自己修了墓,现在理应带头拆除。”现年87岁、曾任县长的罗华雄在县殡改办副主任张登攀的搀扶下,来到锡山森林公园,指挥拆除了自己16年前修建的“墓”,并盖土栽树。
老县长带头,引来不少效仿者。临近的一座“活人墓”主人段耀龙,当场请求拆除自己花了3万元修建起来的墓。随后,张幼龙等8名副县级以上退休干部也拆除了自己的墓。
县委县政府趁热打铁,出台规定:在相关部门强行拆除前,墓主自行拆除的,到马鞍山陵园购买墓穴可享受5000元优惠政策。
县长刘明灯、县政协主席汤会礼主动担当,带队到一线。几个月时间,锡山895座“活人墓”全部拆除,原地回填后栽上了松柏。
闯出来的新路
在投资1.2亿元的通城县马鞍山公墓,普通葬、生态葬成了主推丧葬形式。这座占地300亩的公墓,20%为公益性墓位,20%是低价墓位,可基本满足社会需求。
“一期建成3年,没卖出去一个墓穴。这半年,却一下卖了240多个。这说明老百姓的丧葬观正在改变。”胡宜新说,选择节地型公益公墓安葬,可节约用地90%以上。
为了引导群众,马鞍山公墓选择在群山环绕之地建造。墓园在青松掩映间,如若生态公园。
去年8月,通城县四庄乡纸棚村出现了该县第一例生态葬,在县殡改办对死者亲属奖励2000元的同时,乡里也奖励5000元,并作为典型宣传。随后,第二例、第三例相继出现。“四庄是生态之乡,应该带头在农村推行生态安葬。”乡党委书记吴琳说。
殡葬改革须综合施策。通城还组织民政、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取缔纸扎、木棺、石碑等封建迷信丧葬用品经营商家66家,掐断厚葬渠道。
“今后,我们将对丧葬用品服务进行定期巡查,发现一家、查处一家、取缔一家,绝不能让封建迷信丧葬用品经营死灰复燃。”张登攀说。
此外,通城县政府投资1500万元,建成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殡仪馆。每年补贴100万元,对到殡仪馆集中治丧的丧户实行费用“五减免”。
在通城县殡仪馆,工作人员介绍:改革前,来集中治丧的寥寥无几,而现在,馆内三个厅几乎每天都是满的,且都实行火化。一时间,文明治丧新风在通城渐渐吹起。
去年12月5日,通城召开殡葬改革督办暨农村殡葬改革工作推进会,明确要求在农村推行遗体火化、集中治丧、集中安葬、整治农村“活人墓”和“豪华墓”。
为推进农村殡葬改革,该县实行惠民殡葬机制,对在统一规划区内的骨灰树葬、花葬、草葬等生态葬,每例奖励2000元并建立统一的纪念设施。“农村殡葬改革难度更大,需要更大的定力,力争三年内完成。”熊亚平十分坚定。
当年,通城县被民政部正式批准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县”,成为湖北省唯一一个、全国4个荣获此荣誉的县市之一。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下一篇:
咸宁在全省率先出台意见 全面推进乡村人才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