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县蔬菜基地,170万元“再贷款+咸创贷”解了菜农燃眉之急;精亚麻业车间,4000万元融资“及时雨”助其产能翻番。金融活水汩汩流淌,上半年咸宁贷款净增206亿元,创下历史峰值。数字背后,是咸宁金融实践的核心密钥,也是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带来的可喜变化。
精准在于政策导向的锚定。金融如血脉,其活水如何流注,决定一方经济的兴衰。市人行的“四好工作法”以政策为渠,定向疏浚梗阻,更将政策效力层层传导: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达32.22亿元,同比大增近六成;创新“共赢贷”以远期浮动利率化解企业周期风险,首年利率低至2.9%;更打通“知产”变“资产”通道,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惠及26家企业,让专利真正成为“活钱”。政策效力如无形之手,既开闸引流,又修渠导流,使金融甘霖精准滴灌至每一寸干渴的创新热土。
精准在于服务触角的延伸。金融支持之变,折射服务理念之变。从“企业跑银行求贷款”到“银行上门送服务”,湖北精亚麻业“没想到这么快”的感慨,正是银企对接质效跃升的生动注脚。为1201家重点民企指定“牵头服务银行”,对接率、尽调率、授信率三个100%,以及“四方会商”高效化解24家融资难题,皆是以制度性保障实现“润物细无声”的主动服务。当金融机构真正成为地方“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血脉方能畅通无阻。
精准在于科技赋能的提效。“咸金通”平台以数字之力击破壁垒,成就了通城卓雅医疗黎红兵“三天搞定1000万”的佳话。平台链链融合、需求秒应,3480户企业线上融资便捷高效,节约成本超3000万元。金融科技非冰冷系统,而化身为有温度的服务网,让金融资源循企业需求的数字脉搏精准抵达。
金融支持地方经济,从来不是一场短暂的“人工降雨”,而是一项久久为功的“水利工程”。市人行的实践表明:政策锚定方向,服务下沉一线,科技提升效率,三者协同,才能把金融“大动脉”细分成无数“毛细血管”,最终滋养每一寸产业土壤。
(盛勇)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十六载义诊路映照党员初心医者仁心
下一篇:
持续烧旺招商引资“这把火”
该公司位于咸安区官埠桥镇张公工业园,主要生产亚麻棉、纺纱等系列产品。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袁灿摄。
咸宁网讯记者饶敏、吴文谨、特约记者胡剑芳、李婷婷、通讯员吴东东报道:近日,咸安精亚麻业二期工厂,数百名工人在高效运行...
11月9日,咸宁添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在赶制外销订单产品。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袁灿摄。
2月18日,咸安经济开发区湖北天逸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工人们正在建设风道。
3月8日,咸宁高新区湖北天化麻业股份有限公司纺纱车间,工人们正在机器旁忙碌。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夏正锋摄。
5月11日,咸安经济开发区湖北天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织布车间,工人正在给新织坯布打理毛边。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夏正锋通讯员李...
16日,位于咸安区官埠桥镇工业园内的咸宁添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纺纱车间作业。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红菊摄。
16日,湖北天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正在生产线上忙碌。该公司位于咸安经济开发区,是一家以苎麻、亚麻和棉花为主要原料的综...
今年以来,咸安区深度融入省市产业布局,全力实施产业倍增行动。咸宁日报记者张欢特约记者李婷婷通讯员王媛媛刘思成熊宁。
为他们送上西瓜、矿泉水、金银花露和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用品,向他们在高温天气仍坚守岗位、保障城市运行和发展生产表示敬意。